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4(1 / 2)

加入书签

“投降不杀!”

李宜春策马而出,以羌戎王的身份高喊。

“投降不杀!”

他身后的将士跟着高喊,响彻四野。

伴随着第一个人松手丢开刀剑、卸去甲胄,第二个人,第三个人……

野利族长和拓跋族长被亲信擒下,用来作为投降的信物。

平定完野利氏和拓跋氏的叛乱,余下一些中小部落的反抗,在众人眼中不过是负隅顽抗,甚至都不用李宜春亲自出马,下头立功心切的部落就已经点齐人马,跃跃欲试。

李宜春也不打算和底下人争这些小功,总要分润一些功劳出去的。

所以在简单打扫完战场后,李宜春就将其余琐碎事交给下属,而他亲自出面,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燕羽军。

宴上气氛正热闹,一阵匆忙而凌乱的脚步声打断了众人的交谈。

李宜春蹙起眉,放下酒樽,语气森冷:“在贵客面前如此吵闹,岂不失礼。”

燕羽军统领陈立群笑道:“不碍事,兴许是有什么急事要汇报。羌戎王不妨宣他们进来问问。”

有了陈立群给的这个台阶,李宜春面色稍缓,侧头吩咐一旁的亲信:“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不多时,亲信再次回到李宜春身边,却面色有异。

他在李宜春耳畔低语几句,李宜春脸上也浮现出惊诧之色。

使节团的几名正副使互相对视一眼,邱鸿振主动出声道:“羌戎王,不知外头发生了何事?”

李宜春的目光在几位使臣身上来回转了两圈,斟酌道:“此事是我手底下人和燕羽军的人一起撞见的,不如就让他们一起进来汇报吧。”

进来禀报的燕羽军士兵自不必说,李宜春的那名下属刚好也会说汉话。

两人进来以后,李宜春的下属就单膝跪倒:“王上,我们的人一路追击

那些逃窜的残兵,好不容易在羌阳河畔追上了他们。结果就在我们准备动手之际,天边降下一道惊雷,雷光过后,我们面前凭空出现了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

“石碑?”卫慕族长激动道,“你们都看清楚了吗?那石碑当真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

羌戎士兵:“我们也不知它是从何处而来,只是一阵白光过后,那石碑就出现了。”

李宜春追问:“那石碑上可有什么奇异之处?”

这回开口的人是燕羽军士兵:“石碑上纹路清晰,隐约是几个文字的模样。但它既不是汉字,也不是羌文,宛如天书一般,我们没有人能够认出来。”

燕羽军士兵这番话,勾起了李宜春的好奇:“可将那块石碑带回来了?”

“石碑太沉了,我们人手不足,搬不动,也怕损坏了石碑。我们两人快马回来报信,其他人都还留在原地看守。”

“好!做得好!”李宜春笑赞一声,又扭头去看周围其他人,“不知诸位可有兴趣随我一同去瞧瞧那神迹?”

从士兵说出“天书”二字时,宋叙心中就隐隐生出一种不详的预感,如今听到李宜春将那块石碑定性为“神迹”,宋叙的心瞬间坠入谷底。

是谁?

宋叙的目光在李宜春脸上停留少许,又一一看向靖国公、邱鸿振、祝青云、桑玄清,就连刚抵达王庭不久的燕羽军统领陈立群,都成为了宋叙的怀疑对象。

太巧合了。

这一切实在是太巧合了。

自古以来,王朝盛世无非三件事情:开疆扩土;收复失地;万国来朝。

这三件事情里,但凡能够完成一件,都足以称得上是“王朝盛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