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1 / 2)

加入书签

意收姜家的好处?

沈观在沉默的已经让姜清杳渐渐失去希望时,才同阿瓜道:

“去看看老爷在哪。”

阿瓜飞也似的跑了,沈观拿起银票:

“我可以帮你送去,但老爷收不收,我不能保证。”

“爷肯替我奔忙,我已然感激不尽。”

沈观点了点头。

姜家的事顺利,这姑娘或许也不必听孟夫人的话,对他使什么魅惑手段。

得知老爷在前院书房,沈观就出去了,小半个时辰回来,在东厢门口同姜清杳说了结果。

沈尚书留下银票了。

诚如姜清杳猜测,不会留把柄的银子他还是收的。且沈尚书留一张银票,让心腹将剩下一张给孟夫人送去。

孟夫人看着银票笑了笑:

“是个聪明的就行。”

姜家做的锦缎生意,铺子里三六九等,富贵人家与平头百姓的生意都做得来。今年头回遴选,姜家锦缎进宫已然留了牌子,预备帝后亲自择选。但姜泰来打听的时候,沈尚书特意没把话说明。

瞧瞧,这好处不就来了。

芮妈妈把银票锁进孟夫人箱子:

“听说姜家还给内务府徐总管送了个姑娘去。”

“那也送到徐总管心上去了。他虽算不得男人,却也盼着有妻有子的过日子呢。可惜京里人再巴结奉承他,总怕他怀疑是嘲讽,谁都不敢送姑娘。”

“那姜家这事,大约也成个差不多了。”

“他家的锦缎要不好,老爷又怎么会吊着他。你且瞧着吧,这才开个头罢了。”

沈尚书收了银票,姜清杳也睡个好觉。早起照样不见沈观踪迹,摸着沈观衫子已经干透了,看前襟到腰侧几个墨点。昨日沈观帮她送了银票,她总得投桃报李,就翻箱子把她的丝线找出来了。

绣了大半,崔婆子来找她。

“姑娘,你家里送人送东西来了。”

不怪崔婆子眼热,哪怕在官宦人家为奴,但总富不过商人。姜清杳进门才第四天,角门和大厨房就都盼着能有与她瓜葛的差事。

姜清杳跟崔婆子去了,冬儿又带来两口箱子,崔婆子就觉着六公子这偏僻寒酸的院子仿佛要镀金了。

姜清杳清点了,一箱寻常锦缎,一箱名贵的浣花锦,三百个银锞子,二十个五两的元宝,两张二百两银票。

姜泰亲自送来的,姜清杳就在角门与姜泰悄悄说了沈尚书收了银票的事,姜泰喜不自胜,把预备好的红封给了她。姜清杳偷偷解了一看,是五千两银票。

姜清杳心怦怦直跳。

这些银子花出去,姜家的事若连个水花儿都没,她爹就不会再管她的死活了。

她吸了口气,打点精神,装了一百个银锞子,又选了两匹浣花锦叫冬儿抱了,就朝春晖阁去了。

孟夫人才理完庶务,正吃着西瓜。姜清杳在小偏厅见礼,接了一匹浣花锦在手:

“太太,这是咱们自家铺子的浣花锦,我爹说瞧着颜色尚好,也不知能不能入太太的眼,若能做成衣裳穿在太太身上,也算是它的福分了。”

孟夫人早瞧见了,浣花锦在盛京可是有银子也未必能买到的名贵布料,花色也衬她,她笑笑:

“难为你父亲有心了。”

芮妈妈叫人接了,姜清杳又开了匣子道:

“这是咱们南边儿锞子新样式,旁的倒罢了,我瞧着倒好看些,孝敬给太太打赏也好用些。”

一片银光闪闪,芮妈妈接过去凑到孟夫人跟前,孟夫人捏起一个看着慢慢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