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 / 2)

加入书签

沈锐原以为是沈江霖在学堂里的课业或者是胡乱写的文字,他其他都不怕,就怕这个儿子闯祸,看他那么小心紧张的样子,心里就狐疑起来。

如今听沈江霖这么一解释,入目的又是一笔好字,自然而然地就看了起来。

等看完之后,沈锐大叫了三声“好”,一拍身边的炕几道:“用词典雅,诗文秀丽,不愧是庐州府的小三元,确实有大才!”

这是孟昭后面又根据沈江霖的提示,重新给沈锐“量身定制”的诗赋和文章,字字句句写到了沈锐的心坎里,尤其读到那一句“关山千里同月夜,杨柳一枝赠他乡”时,简直是拍案叫绝,比他们今日在小梨园里联的诗句都要好,这些人可都好些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啊!

沈锐好风雅,常常以自己袭爵不能继续参加科考为憾,府中养了好几个门人清客,闲暇时就联诗作对,泛舟湖上,以孤云居士自称,很有些自怜自哀之意,总觉得若自己不袭爵,一路科考的话,说不得能入翰林进内阁了。

如今上不上,下不下,世人皆以为自己是袭爵才得来的官位,皇上也不曾重用他,实在让他这么多年都有些郁郁不得志之感。

孟昭的诗入了沈锐的眼,而孟昭的文章更是仿佛如他自己所作一般,将他这么些年隐入心中的怀才不遇、寄情于山水的无奈写得那般透彻,让沈锐心中直呼“知己”!

沈锐恨不能今日就将孟昭请入府中,两人把酒言欢,一吐心中郁气。

看完了这两张纸,沈锐直接将它们扣下了,起身走到侧面的书房里,取来一张空白梅花笺,写下了邀约,盖上了自己的私印,然后拿给了沈江霖,语气郑重道:“明日将这份请帖务必带给到你们孟先生,让他定要赴约,切记!”

沈江霖仿佛有些摸不着头脑似的,接过梅花笺,毕恭毕敬地应了“是”,这才退后几步离开了。

沈江霖直接将梅花笺放在了胸口拍了拍,明日能“化缘”到多少银子,就看孟昭自己的表现了。

第19章

孟昭离开荣安侯府的时候,脑袋是有点晕的。

今日天已放晴,只是下过雪后,天气愈发寒冷,道路又泥泞,沈锐贴心地派了侯府的马车送孟昭回去,孟昭坐上马车一看,上面还有好几个礼盒,分门别类地归置好了,笔墨纸砚、时文选集,过冬寒衣、士子方巾,体面又贴心,就是孟昭想推拒,都有些舍不得。

罢了罢了,大头都拿了,自己又何必在此矫情?

今夜之事,回想起来,孟昭都有些不好意思,沈侯爷出手大方,他不过是照着沈江霖指点的方向,说了几句迎合之言,就让沈侯爷引以为知己,不仅把酒言欢,走的时候还让底下人拿了一个托盘上来,足足一百两纹银,有零有整,大额银票五十两一张,小额银票十两的三张,另外的则是换成碎银子和铜钱,方便他路上花销。

仅是如此便罢了,沈侯爷最后还提笔写了一封信,让他回到庐江县后,去拜会沈家大老爷,将信帮忙带过去。

侯府有自己的送信渠道,与其说是他帮沈侯爷带信,不如说是沈侯爷在信中让庐江沈家看顾自己两分,让他上门认认人。

只一顿酒、说几句话的功夫,自己愁苦了许久的银子、路子都有了,实在是让孟昭有些回不过神来。

不过这点沉迷持续的时间不长,等孟昭回到自己住的小院里,喝上一盏茶之后,人也渐渐清醒过来——今日的因缘际会,都是江霖给他谋划的,实在是让他有些汗颜,甚至心里头有一种他和沈江霖一起坑了沈侯爷的古怪感觉。

孟昭一向为人正直,此刻难得有了点心虚。

正因为一同干过一件“坏事”,孟昭更将沈江霖看作了自己人,与沈江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拉近了。

明日一早就要乘船南下,孟昭整理好了行李,将银票放在了缝制的内袋中,又清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