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 2)
看完这封奏疏的。
沈锐其人,跃然纸上,有些无能、有些昏聩,甚至还有点贪财,又想表现地清高自傲,认为自己有过人之处,又无实干才能,只能睁着眼入别人的圈套。
可笑的很。
但又忠心,或者说,信赖?
情愿冒着大不韪,情愿像个孩子告状似的,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也没有再去动什么歪脑筋使什么手段。
这让永嘉帝感受到了一点新意,也是这点新意以及沈锐太过可怜又絮絮叨叨的自述,让永嘉帝觉得再去与他计较,反倒失了自己的身份。
他只是一个懵懵懂懂被人推到台前的出头鸟,又有何所谓?
原本永嘉帝也只是想小惩大诫一番,如今心头怒气已消,便就此撂开手,不再置喙。
一直到半月后,商户科举之争最终吵出了结果,“保商派”大获全胜的时候,沈锐也没再朝堂上发表过一个字的见解。
他已经不在乎谁输谁赢了,甚至于因为严家的算计,沈锐见到他们这些人铩羽而归的样子,简直就是在心底笑开了花!
他这么多年通过这条财路才挣了几个钱?和严家比起来,恐怕就只是他们家的一个零头。
哪怕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沈锐也觉得痛快!
该!
在随着群臣跪下,大呼“圣上英明”的时候,沈锐是真心觉得永嘉帝果真英明,看得清魑魅魍魉。
荣安侯府的危机顿消,沈锐这么多日紧绷着的神经松弛了下来,府内的气氛也从紧张再次变得和缓起来。
见到如此情况,沈江霖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位渣爹还懂得自救,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原书中没有描写过朝堂争斗,但是几次有提到过,永嘉帝乃当世明君,同时沈江霖也有从沈江云书房的邸报中得知,大周朝各地还算是太平,既没有什么反叛作乱,也没有太多的天灾人祸,小问题是不少,但是尚在可控范围内。
大体上百姓安康、风调雨顺。
这对于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王朝来讲,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太平盛世的状态了。
不管永嘉帝是真的想做明君也好,还是只是图名想要名垂千古给自己立的人设也罢,既然要做明君就要有明君的气度,同时也必定要能听得进真话。
渣爹才干不行,做不了能臣干将;长袖善舞、拉帮结派更不行,既不是他擅长的,又很容易陷入党争,就算一时危机解除,后面或许有更多的危机潜伏。
所以,在永嘉帝面前,做一个清澈愚蠢、敢将一片真心奉上,同时愿意和皇帝说真话、毫无威胁的懦弱臣子,便是沈锐最好的出路。
其实从书中的侧面描写看,哪怕沈锐什么都没做,此时的荣安侯府也并没有遭到什么实际性的惩罚,毕竟之后沈江云迎娶女主的时候,沈家的家底子还在。
以永嘉帝的气度,那次的罚跪就是惩戒了,并不会就真的要降爵贬官。
但是,帝王心中一旦扎下一根刺,一旦对沈家有了成见,这才是这件事中最致命的后果。
皇帝这次可以饶了你,但是再有下次,哪怕没有那么严重的事情,也会衍生出更加严重的结果。
用皇帝的思维就是,我给过你机会了,你还不好好珍惜,非要在太岁头上动土,那我还需要对一个臣子一忍再忍吗?
只有让皇帝心中的这口怒气彻底散了,甚至从这件坏事中品味出沈锐竟有这么一两分的可爱可怜之处,这才是沈江霖真正想要达到的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