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 / 2)

加入书签

鱼肉虽然吃着也是肉,可肉不够香,刺也多,吃的咋也不够尽兴解馋,拿去卖了钱买猪肉,也能打打牙祭。

至少给俩孩子解解馋,补补身子。

江有成觉得可行。

在院子里头跟江米夏一起喂鸡的宋景韫,听到要去赶集卖鱼换猪肉的事儿,问江米夏,“猪肉好吃吗?”

“好吃啊。”食物动物江米夏忙不迭点头,“尤其猪肉里面的五花肉,最好吃了。”

“比炖鱼好吃?”

“当然!”江米夏十分肯定,“五花肉吃起来可比鱼肉香多了,而且怎么吃怎么好吃。”

怎么吃都好吃?

宋景韫两眼放光,“那我明天能一起去赶集吗?”

他想去看看,怎么吃都好吃的猪肉,是什么样的。

江米夏眨巴了一下眼睛。

她也想去赶集。

家里的日子过得清贫,她想去镇上看一看,观察一下行情,好寻摸一个赚钱的营生。

“我去跟爹娘说。”江米夏把木盆里头,拌了水变得黏糊糊的愁麸皮完全倒进鸡食槽里面,接着去寻江有成说道赶集的事儿。

宋景韫在原地愣了一小会儿神。

他的娘子,对他可真好。

第9章 赶集

他说想去赶集,她就去跟爹说这件事。

宋景韫觉得心里暖暖的。

而江有成和刘氏对于俩孩子要去赶集的事儿,当然没有什么异议。

这次编的荆条筐不少,江有成一个人拿不完,还得背了鱼一并去,而且这鱼是宋景韫叉的,带俩孩子去集市上瞧瞧热闹,顺便买个零嘴来吃,挺好的。

于是,当天下午,江有成和刘氏,紧赶慢赶地把荆条都编成了筐和篮子。

等到第二日晨起,早早吃过早饭后,江有成带着江米夏和宋景韫背着一大堆的东西出了门。

从江家村到上林镇,走路要走一个时辰,若是坐车,时间减半。

不过坐牛车要一人一文钱,这么多的东西也要占地方,要再多收两文钱。

这一趟过去,便得五文钱。

江有成有些心疼,可想想自己刚病好的闺女,还有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小赘婿,咬了咬牙,叫停了同村的江三的牛车,坐了上去。

再苦不能苦孩子嘛。

江三跟江有成年岁差不多大,两个人论起来是一块长大了,但江三辈分不小,论起来江有成还得喊他一声叔叔。

瞧着江有成往车上搬东西,江三咧嘴打趣起来。

“你这小子平日里抠门的很,绑筐子的麻绳勒破了肩膀都不舍得坐回车,这回到是日头打西边出来了。”

“三叔叔也别笑话人,这日头还是从东边出来的,这不今儿个东西多嘛。”江有成打起了哈哈。

哪里是东西多,分明是人多,不舍得自家闺女和女婿吃苦受累的。

这个江有成。

江三撇撇嘴,把江有成给的五文钱又拿了两文回去,“得,今儿个旁人托我往集市上拉的东西多,人是不能再坐了,你待会儿路上帮我招呼着些东西别掉下来,也当我给你的辛苦费。”

江有成跟江三关系不远,知道他的用意,也不推辞,只收了下来,“得嘞。”

东西装好,又拿粗麻绳捆扎结实,江三这才甩了鞭子。

牛车晃悠悠往前走。

四月的天儿,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一路春风拂面,看路两边儿庄稼地一片翠绿,听鸟雀鸣叫,可谓十分惬意。

江米夏觉得十分舒坦,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细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