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2 / 2)

加入书签

昔日安静整洁的院子,此刻变成废墟,依稀能看出此地经历过怎样的一场大火。康伯震惊恐慌过后,随即去问附近的乡亲,打听了几番,方才知晓。

于是步履匆匆的去了定国公府,眼下霍珩不在府中,康伯想了想,去找梁氏。毕竟外院之事,梁氏和老太太已知晓,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一定要说,不然霍珩回来会怪罪。

这般想着,康伯半刻没耽误,心急如焚的来到定国公府门前,不想走的太急,摔了一脚,走路有点跛,幸而伤的不重,修养几日就好。

此时梁氏午休刚起,懒洋洋的倚靠在美人榻上,闭着眼睛,享受丫鬟的伺候。小厮进门通传时,她不耐烦的颦眉,问道:“他有什么事?”

小厮老实回答:“说是和公子有关。”

一听和霍珩有关,梁氏随即坐正身子,正色道:“让他进来。”

康伯跛着脚进来,年迈的躯体微微颤抖,“见过夫人。”

梁氏点头回应,问:“有什么事?”

康伯看了圈,眼神微妙,神情又有点急,梁氏看出来了,抬手示意,丫鬟小厮退下,只剩他们二人。

没有旁人在,说话就方便许多。

康伯低头,一字一句的把知道的事情说清楚,刚说完,梁氏脸色大变,起身来回踱步,焦急道 :“怎么出了这样的事?”

“夫人,您看接下来如何?是否报官?”

梁氏摆手,“不成。”

报官意味着外人知道此事,对霍珩名声不好,若要找人,私下派人寻找为好。

“你去她常去的地方找找,我再派人在汴京寻她。”

康伯点头,现在唯一确定的是,阿秀人没事,至于为何不出现,尚不知晓。想到阿秀,康伯还想起个重要的事。

“还有个事,请夫人定夺。”

梁氏坐下,眉眼透着疲惫,“说吧。”

她心里烦,一起说完也好,现在珩儿不在,她总要做点什么,不至于日后想起后悔。

“与娘子一起的还有两个女使,她们…人没了。”说到这里,康伯眼眶湿润,一滴泪落下,他立马擦掉。

梁氏心里同样不好过,好歹是两条命,不是阿猫阿狗,让其家人如何释怀?

梁氏深深叹息,“你去一趟,办理好后事,好好宽慰其家人,别亏待了。”

康伯点头,这是自然,夫人不说,他也正有此打算。梁氏给了康伯一笔银子,让他带给春桃和孙妈妈的家人,若他们有什么困难,也可帮助一二。

临走前,康伯提了一嘴,“老奴觉得,失火之事不是巧合,您看?”

康伯的意思,梁氏明白,只是事情过去几日,阿秀没找到,没有人证,眼下做不了其他。查案等事,还是霍珩思路清晰,先把人找到,至于旁的,等他回来再说。

算来,霍珩出门快一个月了,估摸着顺利的话,过不久就回来了。

梁氏盯着康伯离开,身体无力往后靠,除了惋惜,便是可惜,再是祈祷,希望那女子无事,孩子健在。

情绪缓和,梁氏便暗地派人去寻那女子,只是汴京城大,要找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知何时能找到。

-

林秀秀脱身后,先住在客栈,第一时间去找康伯,康伯曾经说过,有事可以去庆芳楼找他。她找人打听了一圈,没找到庆芳楼,又去听潮巷等了两日。

不见康伯身影,林秀秀失望,望着昔日住的巷子,她也害怕,天黑后根本不敢待着,怕那两人在找她。第三日的时候,她靠在不远处的墙上,直直的瞅着那堆废墟,伤心难过,眼泪来不及擦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