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1章 ,升天(2 / 2)

加入书签

沈先鸿深深看了眼庄瑾:「此计甚妙,就如庄生所说吧!」

之前他的提议,既是试探,也是怕将自家下品青元壶许给慕远图,庄瑾不满,如今庄瑾主动提出,三全其美,自然最好。

「黑煞功先天真气境功法丶先天武技,我先将这两物交给庄生。」

约定定下,沈先鸿自是要付定金,进去不多时后出来,手上拿着两本册子:「这是黑煞功先天真气境功法,我沈家所藏,也只到这里。」

「这一本则是先天掌法武技《阴阳两仪掌》,我沈家另有一门先天剑法武技《风雷快剑》,也不是小气,舍不得给,乃是那《风雷快剑》需要以《风雷惊功》真气催动,才能发挥威力……这《阴阳两仪掌》与黑煞掌有着契合共通之处,庄生先用着,等事后,我再为庄生搜寻一门先天武器类武技。」

先天境界,先天真气可以传导入武器,并且,先天真气的强化,也与材料本身有关……故而,先天掌法丶腿法类武技,自是比不上先天剑法丶刀法类武技。

「多谢家主,那就麻烦了。」庄瑾微微颔首。

沈先鸿付了定金,说回计划:「庄生突破先天,那药王帮主石庸还不知道,计划若迁延日久,就有着暴露的可能,多生变数,不如今夜就与慕知府商谈,最好明日就行动,庄生以为如何?」

「夜长梦多,如此也好。」

「那就如此说定了!我与药王帮主石庸彼此遥遥感应,不好擅动,不然恐会引起对方警惕,这样,今日子夜时分,我差人请来慕知府,我们三人再行商谈具体细节……」

先天武者在武道直觉中,有着三种状态:一种是接连天地的巨大存在感,如沈先鸿丶石庸,相互盯防,彼此感应位置;

一种如庄瑾开始之时,隐藏部分境界,可打通玄关一窍后,散发波动有着细微不同,先天武者当面就有可能发现;

还有一种是将自身存在感彻底寄存天地,在武道直觉中隐身,这种情况下,先天武者能否发现彼此,就要看境界高低,以及对身融天地的理解程度了。

如知府慕远图,不需要如沈先鸿丶石庸互相盯防,又为人低调,平日就是第三种状态。

所以,这种情况下,沈先鸿过去府衙,就可能被药王帮主石庸发现,打草惊蛇,最好还是请慕远图过来。

「还有,今日本来为庄生举办了宴席,接风洗尘,以及庆祝晋升紫袍供奉,不曾想庄瑾已然是先天……如今为了迷惑药王帮,这宴席不妨继续下去,稍后我会对外宣布,庄瑾如今是八脉胎息武者,紫袍供奉级别……庄生暂且委屈一二……」

之前安排宴会,是因为大公子沈绪宏突破失败暴毙,推出庄瑾晋升紫袍供奉,在接风洗尘之外,更多是为提振士气,稳定人心,如今庄瑾已是先天,这个就已然不是主要目标了,更多为了迷惑药王帮,放松石庸警惕,等待这边做足准备,明日屠大龙!

……

这晚接风洗尘,以及庆祝晋升紫袍供的宴会,自然规格不小,客人陆续来到。

杜仕元,就是当初庄瑾之外,对外武生招募的第二人,如今已然八经境界,今日也是过来。

「杜头儿!」

「老大!」

「杜镇守!」

……

杜仕元乃是坊镇守级别,过来不时有手下打着招呼,此时看见两人,却是快走两步上前,主动道:「林镇守!毕镇守!」

「是杜镇守?来得早啊!」

「我们先进去了!」

林宏丶毕恺与杜仕元也是认识,打了招呼,微微点头后走了。

杜仕元看着林宏丶毕恺两人的背影,心绪复杂,如今这两人一个十经丶一个九经,并都在城北安享太平。

遥想当年,他才是对外武生招募中的第二人,家世更是武生招募中的第一人,可如今庄瑾的背影早已看不到,甚至就连庄瑾的手下都纷纷超过他了,想他引以为傲的家世,竟还不如跟对了人,这真是让人从何说起?

杜仕元微微摇头,压下复杂心绪,上前递过请帖:「岳长随,好久不见!」

庄瑾的长随岳松,如今也是十经境界,对比之前对林宏丶毕恺的热情,此时见到杜仕元,只是微微点头,态度前后相差颇大。

『这人当年,也不过四经副处长而已,看到我可不是这副模样。』

杜仕元暗叹一声,正待离开,却看到岳松扭头如变脸般,露出比对亲爹还要热情的笑容,快走两步迎向一人:「平老,您这边请!」

他循着看去,那是一个身穿白袍丶肩有六纹的中年武者,赫然是一位十二经武者。

后面有几个武者见到这一幕,窃窃私语。

「那是六纹护卫级别,难怪岳长随这麽热情!」

「嗨,若是寻常十二经的武者,也不至于让岳长随如此,你不知道,那位是平永峰平武师,庄大人的老师……当初平武师才不过三经,这才几年,就已然十二经大圆满了。」

「我听说啊,平武师遇到瓶颈,疏络丸丶疏络丹就没有缺过,一颗不行,就两颗……身上堆的资源,都够培养出两三位同境武者了。这种条件,就是狗……咳咳,就是我上我也行啊!」

……

杜仕元听着这些声音,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当初他先是庄瑾同僚,后又成了庄瑾手下,再后来被庄瑾甩开,渐渐看不到背影,然后被庄瑾老师丶长随丶手下心腹一一超越……

『若是我当年能放下身段,拉下脸,是否今天也会是这受益的一员?』

可这人怎麽能有前后眼,怎会想到庄瑾能有今日啊!

不仅是杜仕元,如邹庆丰丶邢彦丶栾振云丶钱文德丶甘聚等等,与庄瑾曾经有过一程交集的故人,在不同角落看到这一幕,各有各的心情,不过心中皆是浮现出一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