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0章 吏部传说之其零(2 / 2)

加入书签

沈一贯说道:

「学官也是官啊,按照子霖兄的奏疏,小学教师也比照六等吏员管理,这等于在县里多了新的职位。」

「但是这些职位不在吏部的控制中,吏部自然要反对。」

原来如此。

罗万化点头,他看向苏泽,难道是苏泽提前和吏部尚书杨思忠通了气?

其实苏泽本来也犹豫,要不要请杨思忠帮忙,剩下两百威望点。

但是苏泽体谅人家杨思忠刚刚吏部履新,就要反对吏部的本部利益,这会让杨思忠难办,所以也没去求杨思忠,而是直接用了系统之力。

苏泽也没想到,杨思忠竟然会主动配合自己,压下吏部的不满。

也不知道系统用了什麽办法。

反正好消息就是自己的奏疏通过了。

沈一贯盯着苏泽,苏泽疑惑的看着他问道:

「肩吾兄怎麽了?」

沈一贯说道:

「这次礼部尚书殷士儋入阁是板上钉钉了,两任阁臣可都是子霖兄推进去的,你知道外朝如何议论?」

罗万化问道:

「如何议论?」

沈一贯说道:

「外朝都说子霖兄是影子阁老。」

影子阁老?

罗万化仔细想像,又觉得这个说法要比什麽「小阁老」贴切很多。

苏泽无奈的摇头道:

「肩吾兄怎麽也说这种事情,殷尚书入阁是众望所归,乃是陛下钦点的事情,又和我何干?」

沈一贯自然不信苏泽的鬼话,他紧接着又说道:

「那请子霖行再预测下,这次哪位公公能掌司礼监?」

苏泽又无语的说道:

「司礼监的事情,外朝可无权过问。」

沈一贯说道:「子霖兄口风还是这麽紧,你可知道这次内相出缺,京师盘口已经累积了上万银元了。」

罗万化惊讶道:

「这麽多?」

「谁让司礼监这两位都有机会呢?陛下至今没有决定,加注的人就越来越多。」

罗万化越知道京师盘口喜欢拿官场上的事情开赌,但是没想到司礼监掌印这个职位,竟然成了最大的盘口。

沈一贯看向苏泽说道:

「这件事还要怪子霖兄。」

「怪我?」

沈一贯说道:

「是啊,原本增补阁臣的盘口,也是能和司礼监掌印的盘口并驾齐驱的,但是子霖兄两次推人入阁,大家可就不敢赌了。」

罗万化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沈一贯说道:

「这开盘口,最怕的就是内幕消息。」

「这司礼监掌印的人选,外廷很少能干预,这赌性就要比增补阁臣大多了。」

「如今司礼监这两位秉笔,资历能力上也都差不多,就看最后这一点圣心在哪里了。」

罗万化这下明白了。

原来是开盘口的也怕苏泽影响增补阁臣,害怕有人会提前得到内幕消息,所以盘口也开不大。

相反司礼监掌印就不一样了,这件事只能圣心独裁,那些赌客更喜欢这种刺激的游戏。

沈一贯看向苏泽道:

「子霖兄,我正好有些私房钱,你说到底谁会成为司礼监掌印啊?」

罗万化也看向苏泽。

苏泽被两位好友看了一会儿,只能摊手说道:

「如果让我猜,我猜冯公公更有机会吧。」

沈一贯双眼冒光问道:

「为何?子霖兄有什麽消息吗?」

苏泽不能说,根据自己穿越前的史书上,知道了冯保做了司礼监掌印吧?

而且这方世界被自己改变太多,他也不知道结果还准不准。

苏泽只能说道:

「肩吾兄不是让我猜吗?冯公公执掌东厂,更得到陛下信任吧。」

但是罗万化说道:

「陈公公执掌内帑,这些年来内帑打理的不错,多次得到陛下夸奖。」

沈一贯却很信任苏泽,他说道:

「既然子霖兄说是冯公公,那我这就去下注!」

「一甫兄,要不要一起?」

罗万化想了想,也掏出一袋子黄铜币。

沈一贯接过钱袋,正准备出门,却听到苏泽说道:

「肩吾兄等等。」

沈一贯疑惑看向苏泽,只看苏泽也掏出一个钱袋说道:

「劳烦肩吾兄,也帮我下注吧。」

——

三月底,内阁次辅张居正奏请皇帝,请皇帝莅临东宫,检查太子的功课。

隆庆皇帝照准此奏,带着内阁和司礼监驾临东宫,亲自考较太子朱翊钧的功课。

苏泽作为詹事府官员,也列席在其间。

紧接着,苏泽就看到了「感人的一幕」。

曾经带大太子的大伴冯保,牵着太子的手来到皇帝面前,躬身在太子身后,陪着太子接受皇帝的考核。

隆庆皇帝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太子都对答如流,有些回答还颇有深意,这让皇帝十分的满意。

隆庆皇帝又看到站在太子身边,一连关爱的冯保,心中暗暗下了某个决定。

苏泽看向皇帝身边。

内阁首辅高拱一张黑脸看不出表情,以高拱的政治智慧,大概能明白张居正的筹划。

但是高拱是典型的士大夫,对于宦官不假颜色,也不愿意和宦官过多交往。

前任司礼监掌印李芳又是一个知道进退的,和外朝配合很好,此时高拱大概是无感的。

张居正面色如常,今天的事情是他促成的,也达成了他的目的。

赵贞吉还是带着笑容,似乎对于太子的功课很满意,同时也和苏泽的目光短暂对视,应该是满意苏泽对太子的教育。

雷礼也向詹事府众人投来满意的目光,教导太子有方,詹事府又要受赏了。

司礼监另外一位秉笔陈洪脸上堆满笑容,也赶着在皇帝身边凑趣,说着恭喜皇帝的吉祥话。

只能说这些太监的业务能力出众,陈洪就是心中再难受,也能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

而在随行太监中,苏泽见到了一个有点熟悉的身影,正是登莱市舶司太监张诚。

果然速度够快的。

苏泽给张诚【飞鸽传书】不久,张诚就以汇报公务的名义回到京师,然后就被皇帝留在了司礼监内。

看来这次司礼监增补秉笔,张诚应该是稳了。

——

四月初,皇帝以太子课业优异,嘉奖了詹事府官员。

紧接着又传出消息,冯保接任司礼监掌印,前登莱市舶司太监张诚升为秉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