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5章 《请分税以纾地方财情疏》(1 / 2)

加入书签

第405章 《请分税以纾地方财情疏》

张居正的问题,正好切中了在场众人的疑问。

苏泽将税制搞的这麽复杂,这对于大明有什麽好处呢?

就连高拱也看向苏泽。

苏泽顿了顿说道:

「诚然,如此徵收商税,会进一步增加吏员的开支,也要求更加专业的吏员,但是这样的好处有二。」

「首先是税收来自于本地。」

「以往山西的煤炭,会在运送到京师的时候交税,商税也都被顺天府徵收了,山西本地征不到税,但是本地官府却要承担管理煤矿的责任,一旦发生房山那样的矿难,本地官府还要被问责。」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缺乏开矿的动力,反而会限制煤矿。」

「如果税收收入本地,那也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那地方官员的态度也会更加的开放。」

众人纷纷点头。

官员都是政绩驱动的生物。

每一个官员,最需要的就是政绩。

正如苏泽说的那样,房山煤矿事件后,房山县令被问罪,结果就是山西很多地方都关停了煤矿。

政绩和我没关系,出了事还要我兜底,是个官员都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苏泽接着说道:

「其二是为了均平税负,四民道德四民纳税,工矿主也是商的一部分,他们的矿山工厂,就和拥有土地的地主一样,没有理由地主要交税,工矿主却不交税。」

「商有商德,工矿主纳税了,也就承担起了他们的责任了。」

这下张居正也点头,苏泽的理由很充分。

见到大家都理解了,苏泽抛出他真正要说的话,将话题拉回到了之前讨论的问题上,也就是朝廷和官府财源的问题上。

「诸位阁老,各位大人。」

「下官以为,工矿商税,中枢应该和地方分享。」

「为了鼓励地方兴办工商业,中枢可以和地方约法三章,开徵工矿税的三年,工矿税收大头归属于地方,小头归属于朝廷中枢。」

「等三年期满之后,则地方官府和朝廷中枢对半分帐。」

「如此一来,地方上才有兴产殖业的动力,也可以解地方财源紧张的困境。」

等一口气说完,苏泽停下来,看向众人的反应。

果然,所有人都沉默了。

苏泽心中叹气。

古往今来,中枢和地方的关系,都是非常难处理的。

一个组织,最重要的两个权利,就是人事权和财权。

甚至可以说,财权有时候比人事权还重要。

因为一个比较大的组织,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一辈子所争取的职级,也就是争的待遇。

财政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权的问题。

大唐的藩镇割据为什麽厉害,就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朝廷中枢失去了地方财政的控制权,这才让地方节度使坐大。

所以从宋代开始,就一直限制地方的财政权利。

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要求天下税收都要送到京师,就是为了削弱地方财权,把财权牢牢控制在朝廷手里。

原时空,这个体系一直到清末才崩溃,接着就出现了东南互保。

没办法,中枢和地方的关系,从来都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但是现在是个好时机。

如今大明四周没有强大的外敌,也就没有军事上的压力,可以全心面对内部的事务。

朝廷刚刚编练了新军,正是战斗力最强大的时候,不会出现唐末那种地方依靠武力和中枢叫板的情况。

炼钢厂丶化工厂丶采矿厂丶毛纺厂,各种新技术正在爆发。

货币供应充足,商业活动开始兴盛。

这时候正是放权地方,鼓励地方官府殖产兴业的好时候。

在成子文的事件之后,苏泽更是确定了这个想法。

仅仅靠朝廷中枢是不够的。

工部一直都在忙着修河,但是长江黄河和运河都没修完,更不要地方上的河了。

可是成子文堂堂广西布政使,集合了广西的财力,都无力支撑修治邕江,那地方上又是什麽样子?

也难怪,历史上凡是能留下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的,都是名臣能臣。

高拱也陷入到了纠结之中。

随着变法深入,高拱也从无条件支持苏泽的奏疏,变成了权衡利弊起来。

没办法,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现在面临的问题,都不再是简单的判断题了。

任何一个选项,都是有利有弊的。

唯一的好处,是苏泽会将利弊都摆上桌子。

这时候如何抉择,就是考验一个人政治智慧的时候了。

让高拱意外的是,张居正首先表示了支持。

张居正开口说道:

「子霖所议有理,你尽快上个奏疏来,户部再测算一下,请陛下圣裁吧。」

高拱很快反应过来。

张居正算的是帐。

就是开徵商税的两省一府,其实商税的总额也不大。

之前也说了,朝廷增长的税收,主要是来自于「铸币仙术」和市舶税。

商税本来就不是大头,拿给地方官府一些又如何?

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

高拱想明白了这一点,也赞同说道:

「那今日之议就到这里,分税之事,就请陛下圣裁吧。」

中枢和地方的关系,这种大事自然要由皇帝来决断。

——

苏泽的奏疏拖到了七月一日才上。

原因自然是因为六月份的奏疏份额用完了!

《请分税以纾地方财情疏》

——【模拟开始】——

《请分税以纾地方财情疏》送到内阁。

虽然内阁都很支持你的奏疏,但是事关地方财权,生病中的隆庆皇帝还是无法决断。

最后隆庆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馀威望:1080。】

【若要通过你的奏疏提案,需要支付8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苏泽叹息,隆庆皇帝从来就不是一个有决断力的皇帝,更何况他现在重病失语,这时候更是怕烦,留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800点威望值有些肉疼,但是分税改革这样的大事,如果用800点威望值就能完成,这已经是非常划算了。

苏泽也知道,这是因为现在开徵商税的,只有两省一府的地盘,整个商税的盘口都不大。

就算是张居正,恐怕也不清楚,在原时空商税是多麽庞大的一笔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绝对支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