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3章 苏泽的布局(1 / 2)

加入书签

第423章 苏泽的布局

朝鲜国主细思下,更是觉得恐惧。

这些年来,大明和朝鲜的关系日益紧密。

曾经多次作为朝贡使前往大明的朝鲜弘文馆官员许篈,在朝鲜创办了《朝鲜国报》,这份报纸得到了大明官报《乐府新报》的授权,可以在头版转载大明的新闻。

此外仁川港口和大明诸港口往来密切,很多朝鲜商人也会携带《商报》回来。

除此之外,心学在朝鲜也很流行,朝鲜士大夫也将江南视作时尚,《新君子报》曾经在朝鲜也很流行。

《新君子报》转向后,打出了「追复汉唐」的口号,这更是让朝鲜国上下不安。

汉唐是什麽?

别的不知道,朝鲜国君臣都是知道历史的,那就是汉唐都狠揍过朝鲜!

汉武帝灭朝鲜,把卫满朝鲜的国土一分为四,分别为:乐浪郡丶真番郡丶临屯郡及玄菟郡,合称为汉四郡。

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唐高宗设置安东都护府节制朝鲜丶辽东。

和大明这股思潮对应的是,在朝鲜的基层,也萌发了新的思潮。

没办法,朝鲜国虽然也实行科举制度,但是普通读书人几乎没有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

朝鲜小朝廷之中,稍有含金量的职位都是世袭的,读书人就是考进了弘文馆(类比大明翰林院),也掌握不了实际权力。

更多的是连科举都考不上的读书人,朝鲜基层的科举十分的腐败,能考中的都是两班子弟。

这些人寒窗苦读多年,最后连科举第一关都过不了。

而能够参加科举的,好歹也是朝鲜中小地主家的子弟。

他们有的回去继承家业,有的则创办或者加入书院。

书院的子弟又要重复前辈的路线,科举不第再加入书院。

于是书院也就成了朝鲜读书人反对朝鲜国政的大本营。

而朝鲜的国主和重臣也意识到了书院的危险,多次下令禁毁书院,但是朝鲜的基层控制力又太弱了,每一次的禁令都让地方书院更加兴盛。

这些书院要求朝鲜国主改革,取消两班贵族制度,惩办国内的贪官,将大明视作「天国」,经常引用大明的政策来抨击朝鲜国政。

于是这些朝鲜基层的书院,也逐渐演化出自己的思潮——归附中原!

对于朝鲜的普通读书人来说,如果能被大明直接统治,那肯定是天大的喜事!

如果朝鲜能归附中原,那麽朝鲜读书人就可以和大明读书人一样参加科举了。

虽然未必考得上,但是也总比在朝鲜种地强啊。

可对于朝鲜国主和两班贵族来说,那就不是什麽美好的事情了。

朝鲜再怎麽样,身为国主和两班贵族的权力都是很稳固的,可以骑在普通读书人和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要是真的被大明吞并,那绝对没有这样的好日子。

朝鲜国主紧急召见两班重臣,商议对策。

——

就在这时候,安东都护府的密使唐谨行来到了汉城。

安东都护府的密使这个时候来朝鲜,到底是为了什麽?

朝鲜国主胆战心惊的召见了唐谨行。

唐谨行也有些诚惶诚恐。

他是安东都护府的使者,安东都护府只是大明的一个地方机构。

而朝鲜是大明排名第一的藩属国,朝鲜国主是大明皇帝册封金印的藩属国国主。

唐谨行被朝鲜以隆重的国礼,请到了景福宫中。

如果是别人,大概这时候要胆怯了。

但是唐谨行就是个胆大的人,他见到朝鲜的气势弱了,自己就气盛起来。

唐谨行是被急招入宫的,入宫的时候景福宫中已经点起了灯火。

景福宫的大殿内,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氛。朝鲜国主身穿朝服,端坐在宝座上,但面色苍白,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袖的刺绣。

唐谨行大步上前,一袭安东都护府的官服显得格外威严,他并未行礼,反而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大殿。周围的两班重臣们屏息低头,无人敢出声。

唐谨行用倨傲的语气,对着朝鲜国主说道:

「国主,本使今日来此,非为虚礼,而是为你朝鲜边境之失!」

「这些年,大明待尔等如藩篱,然尔等懈怠边防,放纵女真部族坐大,任其侵扰辽东,实乃祸根之源!」

「安东都护府屡次密报,女真贼寇假道朝鲜边境劫掠,朝鲜军备废弛,官吏腐败,竟无一人能制。这岂非你朝鲜之过?」

朝鲜国主闻言,浑身一颤,险些从宝座上滑落。

他急忙扶住扶手,声音微颤,唯唯诺诺地回应:「唐大人息怒……息怒啊!孤深知边境之弊,女真猖獗,乃朝鲜之耻,孤日夜忧惧,唯恐祸及大明上国……」

他语无伦次,额头渗出冷汗,偷眼瞥向唐谨行,见对方面色铁青,更是慌乱。

唐谨行见状,嘴角扬起一抹讥讽,乘势而上,言辞愈发严厉:

「既知耻,速行补救!」

朝鲜国主颤颤巍巍的问道:

「敢问贵使,要如何补救?」

唐谨行看到朝鲜国主如此的软弱,胆气更是上来了。

他说道:

「我大明皇帝设立安东都护府,就是为了北境安宁!」

「北境安宁,也非我大明的事情,朝鲜必须出兵!」

听说要出兵,朝鲜国主脸色煞白。

大军一动,兵马粮草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朝鲜好不容易安宁了一阵子,如果再出兵,岂不是朝鲜君臣又要过苦日子?

但是朝鲜国主的眼神落在了陪同唐谨行入见的冯学颜身上。

冯学颜十分的淡定,既没有劝阻唐谨行,也没有帮着朝鲜说话。

而是像老僧一样,安静的站在一旁。

这下子朝鲜国主宛如被泼了一盆凉水!

朝鲜国主想起了汤显祖《三箭定天山》的新剧,想起了大明报纸上克复汉唐的口号。

串起来了!这一切都串起来了!

唐谨行此来,就是为了制造战争藉口的!

一旦自己拒绝了安东都护府出兵的请求,那麽安东都护府就会以此来声讨朝鲜,让朝鲜朝廷陷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