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下一任太子的人选(二合一)(1 / 2)
第227章 下一任太子的人选(二合一)
夏景和宁雪念藏身的高坡在南面,他们走出树干,站在坡顶,阳光从身后洒下,为他们描上金边。
这是夏景精心挑选的角度,可以像漫画里的救世主一般出场。
煤将军想凑热闹,从后面跃到两人身前,喵了一声。
桃香两公主顺着猫叫声,见到了坡道上的两人一猫,发出欢呼。
看她们的反馈,这场景的效果很不错,可夏景莫名觉得,在煤将军跃进来之后,自己的格调大大下降。
他想了片刻,明白了原因。
本来是救世二人组,煤将军跳进来,还喵了一声,变成武藏和小次郎了!
他抱起黑猫,狠狠揉它的脸蛋。
「喵喵喵?」煤将军疑惑不解。
一旁,桃香两姐妹喝了宁雪念递去的水,解了渴,缓了神,一同来到夏景面前。
虽然每日赞美喵喵,但煤将军和九皇子谁能做主,她们还是分得清的。
两人一左一右,可怜兮兮地看着夏景。
宁佩香道:「桃桃的腿好痛。」
宁忆桃道:「香香没有力气了。」
两人想要九皇子想想办法,让她们能轻松回去,如果能去水潭,那就更好了。
夏景举高手,在两人脑门上戳一下:「等着吧,快来了。」
快来的当然是两个姑姑和步辇。
吴姑姑见到自家两个小公主,吓了一跳。
「劳烦两位姑姑,先将她们送去瀑布。」夏景安排道。
「九皇子,」吴姑姑迟疑,「瀑布那边,现在只有忍冬姑娘和六公主,恐怕看不住四公主和五公主,还是您先过去吧。」
作为看着桃香两公主长大的宫女,吴姑姑深知两位公主的调皮,只有九皇子能镇压她们。
夏景啧啧感叹,不知道桃香两人在宫里顽皮到了什麽地步。
留下露华看着桃香两公主,夏景让宁雪念上了步辇,他们先一步去了水潭,两个姑姑又分次接了两个公主。
瀑布下,水潭里,夏景漂着,看四个小公主比憋气。
宁雪念和宁思思捏着鼻子,埋入水中,很认真,认真到宁忆桃和宁佩香偷偷抬头换了气,她们也没发现。
最后宁忆桃获胜,获得了煤将军抚摸权。
宁雪念想起自己藏的玻璃玩偶,怂恿她们寻找,几个公主找了一圈,找到了三个,剩下瀑布下的那一个,怎麽也寻不到。
宁雪念想不出个答案,四处搜查,夏景告诉她,定是被玉将军的同伴捡走了,鸟儿就喜欢亮闪闪的东西。
正午太阳最烈的时候,他们在树荫下用餐,忍冬带的吃食有富馀,多了两个人也能够。
宁雪念将荔枝分给了两个姑姑,吴姑姑转手给了桃香公主,单姑姑收进了衣服里。
下午,一行人原路返回。
宁思思她们第一次去瀑布,还很新鲜,夏景和宁雪念已经觉得普通,唯有那泡在水中的清凉感,令人舒适,不虚此行。
回到院子里,宁守绪已在等着,身边还有一个中年太监。
中年太监是山庄里的匠人头领,夏景让小田子推着宁守绪,又带着他们去了一趟瀑布。
匠人头领仔细丈量估测了各种尺寸,思索改造此处的方法。
夏景坐在水潭边泡脚,看宁守绪在瀑布下张望。
回到山庄里,夏景倒头就睡,附身在煤将军身上,用黑猫的视角,探查宁守绪的秘密。
宁守绪回到屋子,第一件事不是沐浴更衣,而是走进书房,摊开信纸,给孙静竹写信。
煤将军跳上书桌,瞥过纸上文字,都是对瀑布的描绘,还有一幅小小的画。
原来是孙静竹喜欢瀑布。
煤将军趴在桌面上,看宁守绪写信时嘴角的笑容,感叹青春的魅力。
……
去了那一次后,宁守绪再没去过瀑布,工匠们去了几次,研究了改造方案,没等实施,一连下了五天的雨。
宁雪念更改了投放玻璃玩偶的位置,只在方便取的地面和有檐的地方,不然皇子公主们找一圈,得沾一身泥。
宁雪念秘藏的玻璃玩偶,因此被发现。宁珠珠在膳房的屋檐下找玻璃玩偶,找着找着饿了,进入膳房拿点心,在灶台旁边,发现了一枚灶台模样的玻璃玩偶。
她没忍住,向路上遇见的宁承睿炫耀,宁承睿闯入茶水房寻找的时候,又被桃香两姐妹瞧见,消息因此传开。
太监宫女们惊恐地看着皇子公主们撑着伞,闯开一个又一个屋子的门,在里面翻箱倒柜。
楠木殿里,康宁帝听说了玻璃玩偶与皇家大盗的故事,哑然失笑。
第二日早上,天终于放晴,夏景过去楠木殿请安,被康宁帝扣留下来。
楠木殿书房里,薰香弥漫在小小的空间,两个太监持着蒲扇,为康宁帝带去凉风。康宁帝难得没什麽事,戴着老人镜,捧着一卷闲书看。
他翻过一页书,问夏景:「外面那麽大还不够你藏的,要往屋子里藏?」
夏景心想,之前自己总甩锅给别人,今天居然接了一个锅!
这可不是自己的杰作,是宁雪念乾的。
不过,总不能出卖宁雪念。
夏景回答:「本来只在空闲的屋子放了,而且放了玻璃玩偶的屋子,外面的窗户上都有挂一个玻璃玩偶。」
康宁帝笑道:「你的意思是说,本来不会发生什麽骚动,是皇子公主们没能领会你的规则?」
「父皇英明。」夏景奉上马屁,「也不怪兄长姐姐们,窗户上的玻璃玩偶之前就被拿了,后面就算发现规律,也没有办法判定。」
「不错。」康宁帝点点头。
不错?夏景眨眨眼,这个不错是什麽意思?自己也没在答题啊,怎麽冒出个评价来?
康宁帝说的不错,是说九皇子甩锅的水平不错。
第一步,说自己的本意是好的,如果执行完美的话,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下面领会不到位,执行出了问题。
第二步,说下面执行不到位也不怪他们,是自己当初没考虑完全。
一般而言,说完这两步,群臣就要痛哭流涕,称赞龙椅上的是千古明君,并反思自己的错误了。
皇帝不能错,下面的大臣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问题,也不能算错,互相给给台阶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