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干劲十足(2 / 2)

加入书签

「儿子,吃不惯就吐出来嘛。」

「老汉儿,三块二一斤的菜呢,在老家,这都可以割两斤多肉了,说吐就吐,你想得好轻松哦!」

易龙看着菜盆里的芥菜汤摇了摇头,「这麽难吃的菜卖三块二一斤,广东人还真是口味独特哦!」

「……」

李秀已经吃了两根芥菜,又夹了一根,听到易龙的话不由顿了顿,她感觉还挺好吃,又不知该怎麽说,于是又看了看陈家志。

陈家志其实挺喜欢苦味菜,便也夹了芥菜吃,尝了一下,笑道:「味道确实不够好。」

易龙:「看吧,舅舅也吃不习惯。」

陈家志摇了摇头:「不是吃不习惯,是这个水东芥不够正宗,种子有问题,产地和种法也不对,真正的水东芥不苦,一碰就碎,脆爽无渣,口感甘甜,就和吃苹果似的。」

易龙瞪大了眼,用筷子指了指芥菜汤,「这芥菜口感和苹果一样?」

易定干丶陈家芳丶李秀也一副你在骗小孩的表情。

陈家志笑着问:「知道为什麽叫水东芥吗?」

几人摇头。

「水东是地名,是茂名的一个镇,镇上种出的芥菜才叫水东芥,其中又以一个村的芥菜最为出名……」

陈家志乾脆详细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说。

前世水东芥在农批市场大名鼎鼎。

其是由茂名育种家多年培育优化的种子,再由水东独特的气候和土壤造就的一个特色品种。

叶少茎多,纤维极少,菜心部分不会形成卷心,而是形成一个脆嫩的形似鸡心的小包心。

他前世在世纪初吃过几次,等后来就没吃过正宗的了,因为名气越来越大,一般渠道买不到。

然而,现在水东芥虽小有名气,但这个品牌真正发扬光大要等到2000年以后。

在闲聊过程中,陈家志也在想,也许他未来也可以去试着做一做水东芥。

其实他早就有过类似的规划,比如增城菜心,目前更不出名,还没人意识到其价值;

再远一些还有宁夏菜心,目前还是一块处女地……

这些都是他记忆中很重要的一些货源产地,也关系到未来发展。

但现在说这些还很远。

陈家志的用词还是挺讲究的,什麽一碰就碎,形似鸡心,口感像苹果~

几人一听就有画面感了,脸上的表情共同表达了一个意思:想吃。

陈家志只好承诺下来,水东芥确实可以试试。

他有档口,可以试着经销。

只是茂名在粤西,路程三四百公里,这时代交通又不方便,什麽时候能去还是未知数,或者说走水路?水东好像是靠海的吧。

吃了晚饭后,和易定干聊了会儿,已经快七点,陈家志刚准备出门干活,又在坝子里碰到了李斌。

「家志,信写好了没?」

「写好了,你等一下,我去拿。」陈家志先打了支烟,才回屋把信封拿出来给了李斌,「这次麻烦你了。」

李斌笑了笑:「顺路的事,只是你这变化太大,回去我可能解释不清。」

「就如实说呗。」

「难就难在这儿啊。」

陈家志想了想:「没事,我在信里详细写了,我父母应该会相信,其他人也管不着。

然后你再帮我劝一劝,说我需要他们帮忙带小孩,请他们过来。」

「……」李斌挠了挠头,「你这难度怎麽还越来越大了?」

「哈哈,没办法了,得麻烦你这趟了。」陈家志笑道:「以后有什麽需要,或者又想来花城种菜,可以找我。」

「好。」

「那我先忙去了,地里还一堆活。」

「要得,你先忙去吧。」

拿着手中的信,李斌感觉担子还不轻,回去估计得弄出不小的风波。

该咋说呢?

说陈家志一天卖菜卖四五千元?村里人几年都不一定挣得到这个数。

菜田里,六名长工已经在采收菜心,今天要早一些,因为菜多啊!

难得六个人都碰在了一起,戚永锋一个劲的和众人显摆着早上在市场的见闻。

「你们是没见着,香菸都收了十几根了,我和志哥想拒绝都没办法~」

「菜心至少三块一斤,芥菜都三块二了,随便装两包菜就是一百元…」

「可惜你们不会骑车,不然真该去市场上看看。」

敖德海和敖德良两人沉默不语,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每天光是听就让人激情澎湃了。

要真去了市场,那又该是什麽样的场景。

听戚永锋显摆了半天,自家男人又不说话,明显羡慕了,赵玉便开口道:「德海,你也去买辆自行车,中午时间也多,学学怎麽骑。」

「要得。」

敖德海这才开口应道,随即敖德良和赖贵慧也打算买,以两家人的收入买辆自行车还是轻松的。

黄娟瞪了戚永锋一眼,你显摆菜好卖丶老板收入高也就罢了,提什麽自行车啊!

顿时,菜田里就没人说话了,只剩一个个铁指甲掐菜的清脆声。

陈家志来时就看到这一幕,一个个闷头掐菜,干劲十足。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