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云南行(2 / 2)
「是斗南花市吧?」陈家志插嘴道。
司机惊讶道:「哟,帅锅你还知道的不少,这花市今年才修,你是做啥的,听口音也不像本地人。」
「我们四川来的,主要做蔬菜生意,来这边看看。」陈家志笑道:「来都来了,师傅,带我们去花市看看呗。」
「好撒。」
斗南花市在以后很出名,被誉为『中国花卉第一镇』,也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市场,陈家志来过几次。
但现在市场还很小,花卉品种也主要是剑兰,只是整体的潜力肉眼可见,花卉批发的利润应该比蔬菜还要高一些。
逛完市场,计程车又在田间转起了圈。
这次陈家志也关注起了与花卉相关的田间道路和排灌系统,从这就能看出政府很重视花卉产业。
「家志,你莫非还想种花吗?」
「多了解一点又不会吃亏。」
陈家志撇了撇嘴,他倒也想试试,只是现在重点还是蔬菜。
藉助花卉产业形成的基础条件,呈贡的蔬菜种植也很有优势。
连着看了几个村子,终于遇到了一个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村落。
平坦的土地上满是花椰菜丶菠菜丶胡萝卜丶黄瓜……
陈家志记下了这个位置,也和个别村民交流了解了本地的收购价丶人工丶物资等等。
但没有贸然提其它事项。
在天黑前,陈家志和薛军又回到了昆明,跑了一天,计程车费用都花了几百块。
薛军很是肉疼,「真黑啊!」
「别心疼这点钱了,完成了考察任务就好。」陈家志拍了拍拿在手上的本子,往酒店走去。
进了大厅后,前台就告诉他下午丁胜打了电话过来。
陈家志当即就回了过去,等了一会儿就联系上了丁胜。
「陈老板,刚好我晚上要运一车菜到呈贡西门市场,明天可以一起回通海,我带你体验一下我们通海的风土人情。」
「哈哈,那还真是巧,我今天刚去了西门市场。」
通海隶属于玉溪,在昆明南边,除了烤菸外,也是夏秋蔬菜的优势种植区。
他这趟不仅是选基地,其实更多还是找货源。
次日一早,陈家志和薛军就上了丁胜的东风平头卡车。
丁胜胡子拉碴的给两人递了烟,「陈老板,你这次要买菜回花城吗?」
陈家志说:「如果丁师傅愿意跑一趟,我肯定发两车菜回去。」
丁胜抽了口烟,「最近是烤菸采烤高峰期,车没那麽好找,但你如果从通海买菜发货,我能给你找到车。」
来都来了,陈家志确实很想试一下公路运输。
「通海好组织货源吗?」
「在通海买菜,直接找供销社就行了,供销社会统一从农民手中收购蔬菜,再统一销售,还会组织专人办理发运手续。」
「统购统销啊,这不是回到改革前的路子上去了?」
「这我倒是了解些情况。」丁胜沉吟道:「通海的蔬菜经营在10年前也全面放开了的,但第一年就出了问题,前期哄抢,后期又大量烂市。
供销社便又对大宗蔬菜,主要是大蒜丶蒜薹和洋葱实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直接到农村收购,但可以从供销社批发。」
陈家志注意到了其中的大宗蔬菜,「如果是叶类蔬菜呢?」
丁胜说:「这倒没有统一管理,不过通海最出名的菜就是早春的大蒜丶蒜薹和洋葱,但白菜也有,也有司机拉过白菜到花城。」
陈家志又听到了早春二字,问了后,才知道通海也是以北方市场为主。
大多是走铁路销往华北丶西北和东北市场,往南方走的是少数,云南也还没有直接到花城的班列。
到通海后,在丁胜的引荐下,陈家志也从供销社批发了一车白菜发往花城,他还给了丁胜一笔带路费。
一车8吨,总成本约1.2万元,到花城的成本大约相当于0.7元/斤。
没有发大车,他主要是想试一下时间和效果。
包装上没用泡沫箱,但加了冰袋,如果能安全到,扣除损耗,可能还有得赚。
然而,事实证明风险很高。
几天后,陈家志已从弥渡到了元谋,这车菜才到花城,菜早已焉了吧唧的。
李才和丁乔给白菜剥了一层又一层皮才把菜给卖出去。
发货时1.6万斤菜,实际售出0.73万斤,损耗超过了50%。
但花城最近菜价好,白菜也有1.7元/斤,最后一车菜还赚了410元,平均每斤两分五厘钱的利润。
看了陈家志算的帐,薛军惊呼道:「这生意能做啊,我们发的是小车,保鲜上也没用心,如果发大车,再把保鲜做好点,损耗降低,利润也应该不错。」
陈家志手指轻敲着桌子,沉吟道:「确实能做,但有点不适合菜心,也还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