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章 世事有变,当以诗词共美酒(2 / 2)

加入书签

总不能告诉夫子自己没有召请大儒英灵,而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踏平了蒲峰山罢?

这要是说出来,不敢想夫子会有什麽反应。

伍正则又道:「你来坐下,正好蒲峰山之事已经解决,冯明府却有些新消息要说与你听。」

什麽新消息?

陈叙坐下后,听冯原柏道:「叙之,今年乡试提前到七月了。」

这一句可谓惊人。

陈叙立即脱口道:「这岂不是说,至多再有二月余,便要乡试?」

现今已是四月二十一,两个多月准备乡试,说出去简直都要没人敢接。

冯原柏道:「近来却是有些特殊状况,一是会试也要提前到明年二月初。

二是各地邪魔妖鬼之患加剧,朝廷有意增加举人与进士名额,以此应对乱象。」

伍正则说:「备考时间缩短了,通过名额却增加了,此事倒也难说是有利还是有弊。」

「我认为是有弊的。」冯原柏却道,「名额虽然增加,但依我推测,此番乡试策论,有六七成可能要考平妖策。」

陈叙手中拢着小鼠妖,手掌不由往衣袖里缩了缩。

他在与鬼王谢怀铮生死交锋时尚能镇定自如,此刻却忽觉掌中小妖沉甸甸的。

但与此同时,一种如同烈火灼烧般的昂扬向上之力更加占据他心神。

暴风雨若猛烈,那便冲破这风浪,打散一切乌云!

陈叙胸中心火似在燃烧,他不言语,只听冯原柏继续道:

「若只论文才经义,叙之没有任何问题。单说策论,叙之也写得十分精彩。

但你对世情了解不足,各地妖患鬼患丶邪魔之害,皆未有接触。

如此即便文才理论再好,若是面对平妖丶平鬼之类策论,只怕也要徒呼奈何。

此非你一人之过,事实上绝大多数读书人在考中秀才之前都不会接触这些。

一是从前此类祸患尚且不算多见,二是读书人在中秀才前都只算启蒙学习,时务之事若是学得太深,反而容易影响心性,不利于经义理解。

且寻常人考中秀才以后,少说沉淀三五年。时间一拉长,自然是学什麽都尽够了。」

冯原柏十分诚恳地剖析一阵,问陈叙:「今年乡试,你可还要一试?」

陈叙毫不犹豫道:「自然要考。」

说实话,理论上他的确是不应急于一年两年。

但早前周先生就说过,时不我待,叫他能考功名就尽早取得功名。

冯原柏此前其实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此刻再问,想也不过是要看一看陈叙的决心罢了。

陈叙如此回答之后,冯原柏便是一笑道:

「既然要参加今年的乡试,我便建议叙之你此番不要回乡了。

若是担忧家中父老挂念,托你伍夫子带个信回去便是。

你需抓紧时间留在府城,既可以与府城书院同侪俊彦切磋学习,得闲也可与我一同看看卷宗,读一读世情。

当然,若是直接在我家中住下更好。

那书院想去便去,若是不去,你愚兄我也能当得半个夫子。」

说罢了,冯原柏又笑看伍正则。

伍正则顿时了「呵」了一声,好得很,这老小子在这里等着呢。

那日二人就曾争执过陈叙是该留在府城还是返乡,伍正则当时虽然不算争赢,但也没输。

可这回,别说是冯原柏要劝陈叙留下了,就是伍正则自己,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说:

「叙之,我亦是此意。

男儿志在四方,你回乡也并未有要事,倒不如一鼓作气直到金榜题名。

到那时带着进士的牌匾回去,那才叫衣锦还乡!

至于你家中,有我照看你尽可放心。」

说完话,伍正则本来还有些憋闷的脸上忽也露出了笑容。

他拈着短须,瞥了冯原柏一眼。

又笑道:「叙之啊,过些时日我留一只信鸽给你。

你可常与我通信,不论是在外有何困惑,还是挂念家中,都可以遣信鸽与我往来。

切记,勿要好勇斗狠。

你夫子我,候你佳音归来。」

说完了哈哈一笑,比起冯原柏想笑只敢微微笑,伍夫子可就毫无顾忌了。

陈叙还能怎麽办?

唯有答应。

正题说完,陈叙想到自己的灵酒,忙说:「夫子,冯兄,我这里正有一些好酒,合该此时拿出来与二位同饮一杯。」

他起身到床边箱子里取酒,实际是从烟火厨房中取出一坛由明心葫芦酿造过的流霞醉。

片刻后,房间里弥漫出醉人的酒香。

伍正则带了三分醉意,声音里多了许多平常没有的纵意潇洒。

「叙之啊,有好酒又岂能无好诗?此去将别,你可有一诗赠与夫子?」

冯原柏说:「伍训导,今日还暂且未别呢,你何必焦急?」

「可是今日有好酒,早别晚别总是要别,我此时一问又有何不可?」

醉意之中,些许惆怅难言。

陈叙的声音响起:「夫子,蒙你教导,学生有一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