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 朝廷的赈灾粮(2 / 2)

加入书签

只要寻找到未开荒的建村之地,在官府报备过以后,便能自行建村居住。

当然,自行建村有前提条件。

一是每个人丁在一年内开荒不能少于十亩,二是这十亩荒地开出来以后,前五年可以免税,五年以后十税一。」

魏源听到这里,渐渐就有入神之感。

它一边听一边点头道:「五年免税,那朝廷赈灾力度还是不错的呀。」

陈叙听笑了,他倒也没有直接反驳魏源,只道:「若不免税,这些人当时便要被逼死了。

而虽是五年免税,可有人在荒山野地开荒,五年以后朝廷又可收获大批熟田,无论如何这笔买卖也是不亏的。」

魏源顿时有所思,它道:「这其实也是长远之道罢,不过开荒必定十分艰难,既是一批人逃荒而来,这些人数千里奔波,想来也是疲惫至极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不仅仅是能给予他们免税,还能给一些赈灾粮那就更好了。

否则真难想像,这些灾民要怎麽熬过初期开荒时,没有收成的那些日子。」

陈叙赞许道:「阿源,你已经学会了一眼就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最⊥新⊥小⊥说⊥在⊥⊥⊥首⊥发!

正是如此,一群一无所有,连力气都不剩几分的人,你只给一片土地就叫他们开荒……

不,甚至连土地都要他们自己寻找。而官府,只负责在他们选址后帮他们划分地界,立下界碑。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开荒何其不易。

更何况是一人一年十亩地,而若是这十亩地的任务无法完成,这些灾民则又要被逐出云江,遣返原籍。

数千里流离,能够来到南疆已是缴天之幸,再要被遣返的话,谁又敢保证自己还能活着回去?

因而这是一条只能奋勇向前挣扎的绝路。」

魏源不由便又「啊」了声道:「陈道友,所以朝廷是真的一点赈灾粮都不发吗?」

陈叙顿了顿,却道:「其实也未必,结合前情,我猜想朝廷其实应该是发了赈灾粮的。

只是你要知晓,有些东西上头颁布得很好,可到了下面要具体执行,却未必处处都能到位。

这个村子……呵,这个村子毕竟太过荒僻了,他们的赈灾粮,早不知在哪一个环节便被吞没了个一乾二净。

等到了他们这里,便唯有光秃秃的十亩荒地。」

魏源不由揪心道:「那后来呢?陈道友,这些人开荒成功了吗?」

陈叙道:「自然是成功了,不成功的话,当时的百人村庄便已经不存在了。

但你可知晓,他们是如何成功的?」

魏源是个合适的捧哏,闻言连忙追问。

陈叙便道:「这就是小坡村如今悲剧的开端。

当年的逃荒之人聚集在一起,其中有一人会些巫术,为了众人能够在时限内开荒成功,也为了众人能够挺过收成前的日子。

当年的村中巫祝便提出了人牲祭祀。」

接着,陈叙讲述了一段超乎魏源想像的残忍旧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