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3章 猜想 惊疑 押题(2 / 2)

加入书签

元沧江的水位,这一夜,则又在无人知晓处,下降了三分。

翌日,七月初七。

乡试第三场考试,终于到来。

第三场,实际上也是整个乡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场。

因为这一场考的,是策论!

清晨,朝阳从云层后方一跃而出。

阳光洒落贡院的重重屋宇时,各个号舍内,皆有考生的隐约叹息声响起。

策论的题目被发下来了!

这一场的考题更少,共计竟只有三道。

其中一大两小。

也就是说,真正的策论大题,实际上只有一道。

可还是那个道理:科举考试,题量越小,往往就代表着题目越难。

依照从前惯例,乡试第三场,其实应该是三道大题,三题同等难度,同等比重。

这看似更费心神,但实际上,三题同等比重,也就等于说是容错率更高。

毕竟每个考生经历不同,天赋不同,侧重也有不同。

考生们很难面面俱到,样样擅长。

如此一来,三道同等比重的考题,考生但凡碰到某一道自己擅长的,便算是幸运。

换句话说,三道大题,你总能碰到一道你可以写得好的罢?

若是一道题都写不好,那这考试也不必考了。

可如今,三道大题变成一大两小,就注定了考生要将绝大部分重心都放到那一道大题之上。

而今次乡试的大题一经发下,即便是陈叙,竟都怔在当场,不由自主陷入沉思。

如莫怀璋丶宁思愚丶宋承业等早早成名的天南道才子,亦同样如此。

至于坐在陈叙斜对面的罗文焕,他更是在翻开试题时,陡然瞪大眼睛。

然后,罗文焕的呼吸就粗重了起来。

他的眼睛睁大,眼角不知何时竟是因为激动而生出了道道血丝。

罗文焕为何激动?

因为丶因为这道题,在今次考试之前,他家中长辈,曾为他押中过!

考前押题,这是所有关心晚辈的师长都会做的事情。

不算什麽稀奇,更无可指摘。

只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押题都很难命中。

可罗家这一次,竟偏偏命中了!

罗文焕敢对天发誓,这绝不是泄题,而切切实实就是被猜中了考题——

或者说,是被猜中了考题的一部分。

此番乡试前,罗家某位长辈就曾对罗文焕提过:「北疆大旱,已持续四月有馀。

今次乡试,出题或有可能与其相关。」

当时罗文焕还质疑:「乡试出题,不该有如此明确指向罢?

再说了,北疆大旱这等问题,又怎麽可能是我等秀才所能解决?

即便是乡试场上,以此出题,也着实太过了。

会试丶或殿试,倒还有些可能。」

那位长辈却说:「指望尔等以策论商谈如何完整解决北疆大旱,那自然是不可能。

但如果,仅仅只是与北疆大旱相关的,单一某个角度的策论呢?

为何不可能,如何不可能?」

曾经的争论以罗文焕退败告终。

他是晚辈,是学生,不论如何年少成名,师长的话都只能老老实实听着。

他想起自己曾经点灯熬油,冥思苦想如何破题的那些日子。

想起那些吃过的苦头,翻遍的书典,以及自己熬红的眼睛。

罗文焕忽然就激动得浑身颤抖。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