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 剿抚(1 / 2)

加入书签

第214章 剿抚

乾符三年,二月七日,冤句。

时间进入到二月,中原迎来了一场倒春寒,冷得让人哆嗦。

在白沟水南岸,立起了数座木栅,这些都是保义军设立的难民接受据点。

随着草军中曹师雄部的彻底覆灭,从濮州到曹州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成股的草军敢于出没了。

在这个情况下,自元月中旬以来,宣武监军使杨复光就四处派宣武军出击,先后收复了乘氏丶

临濮丶濮阳等地,可以说狠狠捡了一把功劳。

但这些地方的情况并没有因为宣武军的到来而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

宣武军显然没把濮州人当人,如果说濮州草军占领了这些城邑后还只是对富户和土豪们下手,

那这些宣武军来了后,就是直接刮地三尺,可也没有太多收获。

如此,那只能借老乡的人头一用了。

这段时间,那些派出去的宣武军,动不动就是数十,数百斩首来报功,署衙内的杨复光对此自然是一清二楚,但依旧还是将这份军功报了。

不然怎麽办?和那些丘八说,民乱军的脑袋不值钱?就只有像曹师雄这样的票帅才是功劳?那还不直接让这些宣武军哗变回汴州啊。

所以,即便都晓得什麽事,杨复光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只是不断发书给各处的宣武将,让他们整饰军纪,又派遣了十来个小监使到这些地方核对首级,预防杀良冒功。

但你说有用吗?当然是没用的,灾民和变民压根就没什麽区别,而那些草军核心又不会在脸上刺,所以这颗脑袋到底是不是乱民,谁晓得呢?

这些小监使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告诉那些宣武将,不要做得太过分,我杨复光都晓得。

可这种自欺欺人的监督丝毫影响不了那些宣武军,因为他们心里也着火呢。

是,濮州西面的那些城邑是没怎麽打就收复了,可是不是他们宣武军一路走过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可现在,进了城后才晓得这些地方真的是比脸还乾净,他们在城内刮了三四日,任是没刮到多少钱。

也是那个时候,他们晓得,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是被草军给刮走了。

而现在,濮州草军被人保义军击溃了,那这些财富落在谁手里还用说嘛?

他们倒没有去闹,说什麽保义军吃独食,让他们将钱拿出来给大夥分。

一方面是这会的藩军实际上藩镇自觉是很强的,他们并不觉得和淮南来的保义军是一夥,所以他们的战利品就是保义军的,同样的,他们宣武军的战利品也是他们宣武军的,绝不会和保义军去分。

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也挺怕那个呼保义的。

如果说他们以前对保义军的赵怀安只是片面的认为,这人有点猛,后面合营了后,了解到保义军的待遇后,又觉得这赵怀安人傻钱多。

可在秦宗权兄弟事件后,众人才晓得赵怀安是猛虎,是会吃人的。

当秦宗权兄弟和他们党徒的首级被竹竿挑着巡遍全营时,宣武丶忠武皆知赵怀安之威。

对于敢于行刺他的,这位光州刺史真的是雷厉风行践行着铲草除根,那秦宗权已经是忠武军上层的权力人物了吧,甚至都不是他派人去行刺赵怀安的。

可又如何呢?人都跑了,赵怀安还带着数百骑去追杀。

毗必报是肯定的,但除了受害的蔡州军自己,其他的藩军们却对赵怀安很是欣赏。

我辈武人就该如此!

所以,即便在秦宗权事件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了,赵怀安依旧是众人议论的中心。

而现在,咱们这位中心人物却穿着个破旧袄子,带着赵六正在白沟水南岸的难民接收点,正视察接收点的情况。

在他的身边,到处都是类似打扮的帐下都们,在警惕地查看四周,

此时,白沟水南面一带的曹州灾民正艰难地在道路上前进。

当保义军在这里接收难民的消息陆续往南传后,一些远在宋州的难民也开始往这里逃难。

所以,这段时间,白沟水上一片忙碌,从光州丶寿州丶颖州丶陈州丶汴州的船队一直来回往返,一些大胆的商人也在冤句一带陆续恢复秩序后,带着粮食来到这里。

虽然民间商人总能比官府更及时的运来粮米,但他们却不是来做慈善的。

和赵怀安一样,这些江淮丶汝颖丶汴州的豪商们也看到了这些人力资源的价值。

不过和赵怀安更偏爱农民丶手艺人不同,这些豪商只挑一种人,那就是长得漂亮的小孩,无论男女。

现在只要几张麦饼就能换一个伶俐孩子,只要教导两三年,再往豪家那里一卖,登时就是百倍的利润。

所以这段时间,比光州的船队还忙碌的,也就是这些地区的豪商们了。

可占赵怀安便宜从来就不是什麽好事,这些豪商能发这个财,不还是因为保义军稳定了周边秩序吗?

所以现在让豪商们交点维稳费,不是很合理?

而这个钱还特别好收,因为这会能进出曹州的,就全靠白沟水这一条水道,赵怀安只是让船队往白沟水上一拦,就一个别想跑。

凡是进出一趟,那些豪商都需要花百贯买一面「保」字旗,只有这面旗才能在白沟水上畅行。

你还别嫌贵,到时候你被宣武军丶忠武军的人给抢了,就别哭。

那些豪商们也是有背景的,甚至不少和宣武军那边有关系,可有什麽用呢?

随着宣武军节度使王铎喜气洋洋回长安,宣麻拜相,这宣武就是杨复光的一言堂了。

他本就在宣武军深耕多年,军中很多中级军将都和杨复光关系紧密,现在明面上杨复光又是第一,那宣武军上下更是加紧对齐了。

其实杨复光推荐王铎去长安为相也是有这个考虑,就是要在宣武军的新旧权力交替时,加紧集中力量。

所以这段时间从汴州运来的稻米又明显增多的了。

同时,在朝廷的赏赐还没有下来时,杨复光动用了汴州的府库,启了三十万贯钱运来前线。

其中拨出了十万贯,专门用以搞劳赵怀安的保义军。

现在的保义军经过接收张的五百寿州牙兵,李师泰的三百许州兵丶吸纳七百馀天平丶义成残军丶吞并五百秦宗权魔下的蔡州兵,如今精锐武士已经达到了三千五百人。

此外,保义军现在保有骤马两千馀匹,其中光战马就有七百馀匹,多的一百多匹是从被歼灭的草军营地缴获的。

这些缴获来的战马,甚至还烙着义成军的标识。

所以很显然,义成军在做了草军的运输队后,这些战马又转手到了赵怀安这边。

到了赵怀安手里的,还有交出去的?

所以赵大大手一挥,给这批战马专门加了一层马衣,这样就能挡住烙印。

总之,还肯定是不会还的。

你的东西被小偷抢了,我把小偷打了一顿,捡了他掉下的装备,这还能说是你的吗?不能吧!

除了这些核心武备,然后还有众多的附庸丶外围。

他们包括此前保义军外围的附兵还有寿州的县卒,这两部分加起来是三千,后面赵怀安又从灾民中挑选了壮者两千。

这两部分合计五千,专门用来支持核心精锐的战斗力。

由此可见,负担一支精锐的战兵,他的非战斗人员得多少。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秦宗权魔下的五百蔡州兵。

这支兵马是赵怀安第一次拆散部队编制,将他们分队混进了衙内步甲五都之内。

那秦宗权兄弟虽然人都有点癫,但魔下的蔡州兵却非常强劲,各个武艺精熟,尤其是爱戴着一顶黄帽子。

但赵怀安为了降低军中蔡州兵的存在感,特令这些人和军中其他人一样打扮。

此外,这五百蔡州兵的军将也被赵怀安给抽了出来,隶在了帐下都,就是好方便衙内五都消化掉那些蔡州兵。

不过,赵怀安这边降低蔡州兵的色彩,杨复光倒是有意突出。

在秦宗权死后,他的千馀蔡州兵就被赵怀安和杨复光给瓜分了,两兄弟一人分五百,一碗水端平。

那杨复光本来就有百馀神策军骑士,五百宣武牙兵,现在有了五百蔡州兵后,论兵力已经比军中大部分军头的实力强了。

当然远不能和赵怀安相比,但却已经比忠武大将张贯强了。

说来张贯也是倒霉,他因为隐约站在秦宗权那边,为他说了几句话,就被杨复光当成了桀骜。

他在赵大这边是呵护有加,对这个张贯就是重拳出击,直接拿掉了此人的忠武军都兵马使的位置。

所以现在张贯这会也就直属兵力是千馀蔡州兵,在军中实力排名直接掉下了第一梯队。

在这个兵马就是声量的时代,后面几次开会,张贯都保持沉默,存在感相当低。

而为何杨复光一介宣武军的监军使能管忠武军的都兵马使,那当然是因为咱们的杨复光高升了。

此时的他为招讨副使,权宣武丶忠武丶保义丶义成丶天平五军监察,从一地监军使一跃而为一个大战区的直接负责人。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他送往长安的捷报起作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