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3章 转机(1 / 2)

加入书签

第293章 转机

当赵怀安一上甲板二楼,看到里面就杨复光独坐那边,心中一顿,随后向下招手,让赵六他们留在了一楼,自己独自上了二楼。

那边杨复光看赵怀安独自上来了,尴尬一笑,让赵怀安坐在自己对面,随后便给赵怀安斟了一杯酒。

看着碗里清亮的酒,赵怀安并没有喝,而是认真问道杨复光:

「大兄,这是遇到什麽坎了?有赵大能帮忙的吗?」

杨复光看着赵怀安真挚的脸庞,心中一阵暖流,他没有多说什麽,而是掀开案几上的竹篓罩,

笑道:

「赵大,你看看,是不是都是你爱吃的。」

篓罩掀开的确是赵怀安爱吃的,全是各种肉食。能置办这样一桌席面,肯定是杨复光刚靠岸就让人下去采买的。

但也越是这样,赵怀安哪里敢吃,再次认真问道:

「大兄,一世人两兄弟,有什麽事是咱们两趟不过去的呢?这话不说明白,弟弟这饭哪有心思吃啊!」

见赵怀安这样,杨复光也不扭捏了,而是直接坦诚道:

「这一次咱们两个需要有人扛事。而这人呢,也只能是你赵大了,毕竟你扛了,我还能捞你。

可要是兄长我这一步出了差了,你就算不被牵连,也会有人整你。」

赵怀安皱眉,摇头道:

「大兄,有事咱赵大扛,没什麽大不了的,你先说,出什麽事了?咱们自己人先别慌!天大的事,兄弟我也给你扛着。」

此时赵怀安心中充满不详,到底是什麽事需要杨复光将自己推出去扛雷,难道是他在汴州的事?可不应该啊,真有事也不会到洛阳才发了。

见赵怀安如此说,杨复光半是舒气半是愧疚,将事情说了出来:

「我今日得了汴州那边送来的加急,这军报是比驿传还要快的,所以这会朝廷不晓得,我们两人先把事给对了,这样还能保住一个。」

这一个是谁?那肯定是杨复光了。

随后杨复光就将一封信递给了赵怀安,让他自己看。

赵怀安捏着信封,抽出来一看,心里就是一咯瞪:

「草军王仙芝丶黄巢出泰山,克瑕丘丶任城丶金乡丶现已杀入宋州。宋威令诸道兵复回,时诸兵已散,闻复发之,皆怨冠思乱。诸兵不复矣。」

捏着这封信,赵怀安笑道:

「大兄,这王仙芝是假的,你晓得的。而如今这个局面,我们当时也是想过的,大兄如何惊慌失措?」

杨复光苦笑道:

「大郎啊,事情哪里有这麽简单。」

「我们是料到贼军会再以王仙芝的名义起来作乱,但谁能想到宋威将诸道兵遣送回去了?又有谁能想到,被打掉贼头的草军竟然猛成这样?一下子跳出了充州,杀进了宋州。」

他以为赵怀安不晓得严重性,进一步解释道:

「赵大,这通济渠是运河上最重要的一段,而通济渠上一大半都在宋州境内,所以宋州可称得上是中原枢纽,漕运咽喉。」

「而现在草军死灰复燃,这意味什麽,你知道吗?」

赵怀安当然晓得,就在上午,张龟年还在和自己说漕运的事情,而宋州这个地方,因为他和宋州刺史的女儿张惠的关系,张龟年还特地多说了几句。

如果说中原是一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那宋州就是这个中原网络的核心节点,无论是行军丶漕运还是商旅,都难以绕开,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漕运心脏。

而草军一旦占据这里,不仅仅是阻遏住了漕运,更关键是他们会获得宋州转运院堆积如山的物资,而现在中原的灾情还没有结束,一旦让草军获得这些物资,几乎可以如当年瓦岗寨一样,一夜之间就能形成庞然大物。

一旦真这样,那朝廷此前付出无数钱粮弄出的剿贼战略就全部付之东流了,那他和杨复光所谓的功劳,不就成了笑话吗?

赵怀安深深吸了一口气,疑惑道:

「大兄,这不应该是宋公之责吗?我们将如此大好局面交给他,他却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让诸藩军回藩,以至使得各地兵力空虚,这要追责,也该是宋公啊!」

杨复光也苦恼,他叹了一口气:

「哎,这事是咱们运道差。本来咱们已经办得足够妥帖周到了,甚至朝廷也相信,咱们阵斩的王仙芝就是真的,可现在都没意义了。」

「对于朝廷来说,王仙芝首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王仙芝一死,草军就会烟消云散,各自散去。但现在草军却死灰复燃,而且愈演愈烈,那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朝廷来说又有什麽区别呢?」

「而这件事,那宋威肯定是难辞其咎,但你我,一个给的王仙芝的首级,一个送的王仙芝的首级。不用想,那宋威一定会说,正是咱们提供的战报才使得他对战局出现了误判,所以要追这个责的时候,咱们也跑不了。」

说到这里,杨复光真的非常坦诚对赵怀安道:

「赵大,这一次要委屈你,你把事给扛了,这样我们一起进京后,我只要能过关,必不会让你受委屈。而且,这事我们的责任不大,你一个人扛也最多是训斥,不会影响什麽的。」

赵怀安看着杨复光患得患失的样子,忽然大吼一声:

「哎,醒醒!」

一句吼声,下面的赵六等人全部跳了起来,紧张地听着上头的动静,一旦有变故,他们将立即冲上来。

而那边,杨复光被赵怀安忽然的大吼给惊到了,抖了一下,生气道:

「赵大,你不信为兄?」

赵怀安直接摆手,随后拍着自己胸脯道「如果你觉得我出来把事扛了,真管用,我赵大但凡犹豫一下就不姓赵!我赵大本就是泥腿子,最多从哪来就回哪去,就是罢职了,就回霍山老家种木耳,在哪不能逍遥?」

「可大兄,你想想,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这有用吗?」

「功表是咱们一起递的,上面有你的名字,我的名字,我赵大要是这功劳是假的,不重要,那大兄你能落得好?相信我!在长安想要弄垮你的,绝对比我多。现在朝廷都没有定夺,咱们就上赶着承认过错,那不是把刀递给了人家?」

杨复光着急地站起,这会真的有点六神无主了,他也是被这事给弄懵了。

那些草军竟然往宋州去了,这可就太要命了,当年徐州军作乱,只不过是袭击了个桥,就搞得天下动荡。

要是宋州境内的通济渠就这样被草军拿下了,那朝廷肯定是要杀人的。

而自己既不在中央,又不是地方实力节度使,说个难听的,他死,宋威都不一定死。

不过赵大说的也对,那些人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就算赵大扛了事,他也要被一起拖下去。

他看着赵大镇定的神色,杨复光直接坐了下来,握着赵大的手,着急道:

「大郎,你要是有办法,你就说来。」

赵怀安拍了拍杨复光,示意他先冷静,等后者的呼吸平缓了,才将自已想来的办法说来;

「大兄,你在局中,所以有时候关心则乱。但我在局外,却觉得这事并不是坏事,反而可能是咱们进长安后一个很重要的契机。」

杨复光眼睛亮着,连忙让赵怀安继续说。

赵怀安也起身了,他先是了两步,然后问道:

「大兄,你在长安的仇家除了田令孜,还有谁呢?」

杨复光回道:

「以前倒是有仇家,但早就被我和兄长二人给铲除了,至于其他人,还没有人敢和咱杨家作对。」

「也就是那田令孜,依靠陛下的信任当了左中尉,非要和咱们杨家作对。」

赵怀安忍不住问道:

「大兄,我不理解那田令孜为何要和你们结这麽深的仇呢?毕竟就算是中尉,也有两个,他做左中尉,还容不得你做个右中尉吗?」

杨复光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