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5章 局势(1 / 2)

加入书签

第295章 局势

乾符三年,四月十二日,经过多日编整,草军越过宋丶充边境,兵至城邑单父。

在草军还未抵达单父时,本境之民便纷纷响应,单父豪杰蜂拥而起。

时单父县令赵常募勇二百,出城镇压,而彼时草军从兖州金乡直取单父县城,县令赵常惧,单车先走,逃兵草军锋芒。

草军在先锋票帅王重霸的约束下,按队徐行,所到之处秋毫不犯,途中无遮遏者,当天便占领了单父。

单父百姓执花焚香,热烈迎接草军入城,

相比于草军在充州的肆虐,他们在到了宋州后竟然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至少在先锋票帅王重霸的带领下,军纪严明,无焚杀之事。

在进了单父后,封锁仓库,开放监狱,开仓招收本地流民。

而在东南面的徐州,徐州兵马使何肱屯兵宋徐边境的丰县,按兵不动。徐州将时薄丶石审全乘机攻入单父东,烧杀劫掠一番退回本藩。

而宋州刺史张崴得知单父县令弃城而走,但因为大部分兵力都需要扼守汴州城,除了令缇骑捕拿县令赵常收狱,只能向汴州又发了一道援兵,此外别无可做。

而随着草军拿下单父,附近几个县,包括徐州境内的丰县。数百浪荡子弟提枪带矛,投奔王重霸营下。

在众多子弟中,有个少年叫朱珍,就此也登上了前台。

其实,随着草军拿下单父,在徐州军遂巡守境,宋州兵谨守州城,而宣武军援兵又不至,草军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其后在四月十六日,草军又拿下单父西南的楚丘。

至此,进军通济渠的交通线完全向草军打开,而此时,各藩兵马依旧全无动静。

乾符三年,四月二十日,草军分兵两路,从单父丶楚丘向南面的古汴水进发。

古汴水是仅次于南面捅桥段的运河,常年都有大量的商船从这里开往汴州。

而于此同时,被草军主力在充州中部绕得团团转的宋威,也收到了宋州刺史张崴的急信,得知草军竟然已经有偏师进入宋州,大惊失色。

一面改道向南追,一边申令徐州将何肱丶时薄丶蒋殷丶张楚丶张严丶沈等将徐州兵五千绕击单父,一边令平卢军大将王敬武将兵四千从后方追击,又令宣武军从汴州方向沿着古汴水东下,把守古汴水仓院。

宋威的意图就是将这一支突出宋州的草军包围在单父一带。

但这只是宋威的自作多情,因为此时的草军早就运动到了古汴水一带,调度蕨预,迟钝畏难的徐州军根本反应不过来。

更不用说早就受宋威一肚子气的徐州军各将也不愿意听从宋威的安排。

而这个时候,下邳发生的事情正好给了他们藉口。

下邳豪强秦彦在趁着徐州军出镇,于下邳带领党徒丶族人数百突入下邳城,杀下邳令。

而得知这一消息后,徐州感化军节度使薛能毫不犹豫命令何肱丶时薄丶蒋殷等兵马使返回。

如此宋威的围堵命令彻底成了纸面功夫,

而此时,草军先头部队早已抵达古汴水北岸。

乾符三年,四月二十二日未刻,草军兵至古汴水北岸。

先有津渡巡检赵某率领搜罗商船护卫五百成军,驻北岸巡检所固守,商旅以为可恃,可谁知道曹军一来,巡检兵先遁,诸商船见势不妙,这才想着逃跑,可却被早就抵达到上下游的草军堵在了河段。

如此,数百艘商船的物资全部落入草军手中。

而这一次,草军有鉴于当日疏忽汶水河防,而使得草军遭受狼虎谷大败,所以在夺取了这些商船后,草军将大船徵用为舟师,构建自己的水上力量。而将小船编为浮桥,沟通古汴水两岸交通线。

此时,从后方赶至此的草军票帅柳彦章率草军五万赶至浮梁,全军开始依次渡河。

在他们的后面,王仙芝丶黄巢率领剩下的草军主力八万紧随其后,而讨贼行营大帅宋威却只能尾随其后,只能咬着一些殿后的草军部队,偶有冲突,但也并无太多战果。

而当宋威追着草军部队进入到单父,发现草军已经撤离,而其哨骑探得古汴水上的草军架设的浮梁,且有贼将葛从周者领兵数千列阵于北岸。

可这个时候宋威竟然心虚了,只令王敬武扎营古汴水北岸北十里,不敢进战。

而那葛从周竟然主动逆击,分三路,从左丶中丶右三面猛攻王敬武大营。

彼时王敬武立营未久,猝不及防下不能敌,慌忙溃退,幸亏后面宋威带着主力前来支援,才稳住了溃势。

但也因为军中猛将王敬武都败了,年老体衰的宋威胆气不再,再不敢主动追击。

乾符三年,五月一日,草军下古汴水南岸城邑虞城,随后四散分击,先后掠砀山丶随后三日又下南面的下邑。

尤其是在下邑,草军获得了海量的物资和优质丁口。

下邑是漕道上汴州的前一站,大量还没来得及靠入汴州的物资和船队全部停靠在了那里。

首先就是草军获得了漕运上大批船只,数量足有千艘,此外还有大批水手和船民或主动,或被动加入了草军队伍,极大的充实了草军刚成立的水师队伍。

此外因为获得巨量的稻米和物资,草军吸引了大批游荡的灾民和盗贼丶山棚来投,从砀山到漕运,来附者多达数万人。

而其中,一对叫朱存丶朱温的两兄弟带着砀山棚贼数十人也投入了草军队伍。

实际上,在草军拿下下邑后,就已经堵住了朝廷的漕运通道,至此天下哗然。

消息传到各方,不断有地方豪强乘势而起,或打着草军名义,或假借弥勒之名,从陈州到江淮,多者数千,少者数百,纷纷扰扰,几有乱世之相。

而在草军拿下下邑后,王仙芝紧急召集了各草帅,在漕运岸边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就是要讨论,要不要攻打宋州城。

乾符三年,五月十日,漕河北岸的草军大帐内。

草军数十名大小票帅喜气洋洋聚在一起,再没有月前的垂头丧气,歇斯底里。

听王仙芝的话果然没错,一旦从包围圈跳开,那就是海阔天空,南下的这一路,官军压根就没有抵抗,甚至连守城的都没有一个。

和充州丶沂州那些死守城池的官员相比,宋州各地的县官简直乖得可怕,真的是粮也不烧,城也不守,就一路逃跑。

所以这次南下宋州,所有人都吃撑了。

一些大的营头的规模直接翻了一倍,而小一点的,直接翻个两三倍的都有。

也正因为此,此时大帐内各个在攀谈热络,这个说手下兵马多少,那个说缴获马骤几何。

但也不少人抱怨,那就是现在管得严了,连军纪都管起来了,这样也导致了他们少抢了很多东西。

不过这些人也晓得,这是黄巢副都统抓得严,不过好在这次缴获实在丰厚,他们也就不在乎老百姓手里的那点了。

此时,大帐内,忽然有人站了起来,就是此前先锋将王重霸,他对上首的王仙芝和黄巢抱拳道:

「都统,咱认为该打这宋州。」

「从我们对俘虏的拷问中,宋州的兵力实际上并不多,顶天不过七八千人。可一旦打下宋州,

不仅缴获山积,就是我草军的声势还能再上一层。」

「我认为该打宋州。」

可有人却反对了,此人正是之前打过充州州城瑕丘的柳彦章。

他也没起身,盘腿坐在那说道:

「我个人并不建议攻打宋州,宋州这地方我听过,比充州还要重要,这等大城就算守军不过万,我军要想打下,那也得死了海了的人!」

「更不用说,我军在战略上已经没有拿下宋州的必要,我们已经阻断了漕运通道,再费力去打宋州,我们能收获什麽?除了些金银粮秣?」

「而一旦我军打不下宋州,还在宋州这个地方顿兵城下,那我军好不容易上来的势头要受挫,

还会让附近的诸藩军有反应的时间,到时候再堵过来,我们还要再跳一次包围圈吗?」

「所以我认为不仅不应该再打宋州,而且连长安都不去了,咱们直接坐船沿着运河直接打进江淮。」

「江淮这个地方咱们也不用多说了,只要咱们能在那里站稳脚跟,什麽朝廷不朝廷的,都得看咱们脸色。」

不得不说,柳彦章的这番话让不少票帅都陷入了思考,其中王仙芝的亲从票帅柴存抱拳对王仙芝道:

「都统,我认为老柳说得很在理。我们现在从运河上缴获了上千艘船只,靠着这些船只足够能将咱们运到江淮。江淮兵弱又少,咱们如能据之,不说王业如何,霸业可期。」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蛮赞同趁着现在,直接调转南下江淮。毕竟吃饱一顿和顿顿好,他们也是能分得清的,而到了江淮,那就是顿顿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