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 / 2)
第334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当在一场竞争当中已经被对手大幅领先,那麽应该怎麽做才能尽可能的挽回劣势?
不是自怨自艾丶不是奋起直追,而是要想尽办法去寻找对方的错误,给对手设置障碍,拖其后腿。这做法虽然不道德,但却有效,从古到今无数人都凭此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听到张说如此发问,张岱心内便暗叹一声,果然他爷爷丶以及许多的成功人士,都不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内耗。
很多人在一味的抱怨哪怕再怎麽勤勤恳恳丶用工努力,都难以获得成功。但实际上这些人只是发乎本能的在做牛马,真要想获得成功,那就得问问自己,给你的对手下绊子丶拖后腿没有?
「今日平康坊中李林甫自言是凭其别坊故业置换,差额则因其名列宗籍而可逐年补缴……」
讲起这一点来,张岱就愤懑不已,只恨李林甫不是当今圣人的亲兄弟或子孙,否则老子也能把你这蛤蟆逮住攥出尿来!
「京兆府发卖官员产业,是有这样的程式。源大尹处事本就谨慎老成,当此微妙时节,想必不会为了区区一桩小事而授人把柄。」
一旁的裴光庭也叹息说道,无论他在此之前有没有拜相的想法,在不久前听完张说对情势的分析之后,心内也是大为意动。
此时听到源乾曜已经在开始为宇文融张罗帮手和造势,再联想到彼此之间本来就差距不小,他也不免大感忧怅,想不到有什麽法子能够快速拉近彼此间的差距。
张岱在想了想之后却又说道:「固有程式未必就是对的,否则先贤创设法规之后,何须后来人再为修补增益?就算此事处置起来程式上无可挑剔,但程式本身就是错的!」
一想到今天下午李林甫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张岱心里又是一阵不爽,他接着又说道:「平康坊李宋公这座闲宅占地阔大,且地当要冲贵坊,之前我只是想要买下十几亩修造别业,便需用钱数万贯,由此可见整座宅邸作价之高。
但今只是换了一人,可凭身份因循变通,便能以低廉价格将此宅业收入囊中。由此可见朝廷估赃定价之随意,不只平康坊这座闲宅,其馀还不知有多少赃产赃物被有司随意处置,又不知多少当权者大肆的中饱私囊!
依我所见,朝廷凡诸涉赃之事物,皆应估值定准,一则便于刑人计赃论罪,二则便于监管处置赃物。诸如平康坊这一座闲宅,估赃之后确定准价,有司唯可发卖,不可任意徇私调价!」
对于平康坊这宅地被截胡,张岱心里怨念很深,尤其想到平康坊那些妹子们笑语盈盈问他是否要入坊定居,心情就越发的不平静。
所以他不只要那那欠条旧债去找源乾曜的麻烦,也打算据此上奏圣人,建议朝廷出台一个估赃定价的标准,直接搅和掉李林甫这一桩买卖。
张说听完张岱这一番话,神情不免有些尴尬,也并没有开口发声。
然而一旁的裴光庭在听到张岱所言,脸上顿时便流露出几分惊奇之色,旋即便又一脸欣赏的望着张岱,拍掌说道:「六郎此意大善,人应守规丶事应有矩,规矩隐没则必然会弊病丛生。
由小及大丶创规立矩,为后世之法,这要远比一时处事之才高明得多。六郎观事深刻,着眼不只一时,才略不只远远胜出同侪,也让许多事中前辈深受启发!」
如果说刚才附和张说的自我吹嘘多少还有点言不由衷,那麽在听完张岱这一番话后,裴光庭对其欣赏的态度便不加掩饰的流露出来,夸奖的话也变得诚恳许多。
「此事应当已经有所杂议,我也不过是总结诸声做出的一个设想。若事可如此施行,自应从速规划!」
能够得到裴光庭真诚的夸赞,张岱自然也是颇感欣喜。
不过这规矩也并不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一则在后世司法体系当中,赃物的定价法拍等都有一系列的法规和流程。二则在时下他也是拾人牙慧,几年前裴伷先在汴州办案的时候,便曾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还有比较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开元年间朝廷在司法估赃定价方面的工作,是李林甫在御史台任职期间所上奏建议并主持的,针对各种涉案的赃物设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以此作为司法定罪判决的一个依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