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1章 董卓之请(2 / 2)

加入书签

「此事乃袁公路所言,应该确有其事。」

陶谦出言道:「倒也不能说是惹事凉州叛乱若是不能平,那我等久战无功也是罪过,朝廷让刘备持节监军,想来本意便是如此。」

「无论刘备为何而来,如今羌人已退,我等本就该进军凉州只是董卓不从军令,使得大军令出两门,难以齐心。上公当诱杀董卓以立军威,驱其部速进金城以获全功才是。」

孙坚的看法更激进一些,而且还是没忘记找董卓麻烦。

毕竟之前就已经得罪了,要是不把董卓坑死,将来肯定会被董卓报复的。

董卓此时在美阳,确实不服从张温调派,说董卓不从军令倒也不冤枉。

但张温显然没胆子诱杀董卓,看着陶谦问道:「袁公路此时在做什麽?」

「正在帮刘备查其部曲家眷,袁公路托我向上公请令,说是最好全军清查,恐有很多军将已徵发了刘备部曲的家眷——」

陶谦摇了摇头:「刘备为袍泽寻亲,此事确实得给他几分薄面听闻他子女被掳,若不应此请,恐刘备真会去凉州惹事的。」

「那便令全军彻查—」

张温想了想,点头应道,

「张公,此事不可!」

孙坚出言反对:「若因刘备一句话便让全军清查,岂不是在帮刘备立威?且诸将皆多徵发民夫,恐其部曲家眷已入各将之侧,若全数清查归还,只需几日,刘备之名恐将凌于张公之上」

「文台,刘备所说大战将起,说的可不是叛军,而是他自己啊他儿女刚被掳走,若阻止他找回部曲家眷,他和他那些部曲会怎麽做?」

陶谦向孙坚摇着头:「此事不可阻的,军中将士也多会同情刘备孙坚微微摇头,朝张温低声说道:「张公,刘备本就是监军使者,若他立了威,张公如何自处?」

张温沉默不语。

孙坚再次旧事重提:「不如借刘备之事,先查董卓军中查董卓军中时,称此乃刘备以监军之权强行军法,要求清查董卓不法事,并责令其将所有民夫与女子皆归还。董卓徵发的民夫和女子可不少,若强令其归还,必可使董卓与刘备对立」

张温不解:「若是董卓果真将所有人都送还槐里呢?岂非反使其与刘备相合?」

孙坚摇头:「若董卓果真全无私心,那也对张公无害啊若是董卓稍有不法之事,张公便可与刘备一同以军法处置-若是刘备稍有不公之处,张公便可与董卓一同将其杀之,左右都是有利。」

陶谦叹了口气:「此本就是整饰军伍之事,堂堂正正便可,何必如此·—?能拉拢刘备,又何必要与其为敌呢?」

孙坚看了陶谦一眼:「帮刘备查董卓,这同样是在拉拢刘备啊—」

「既然如此,那便给董卓发军令,就说刘备持节监军,要他将徵发的民夫和使女全数归还」

张温点头同意了孙坚的建议,

陶谦摇头笑了笑,讥讽道:「上公身为太尉,却行此小肚鸡肠之事,还想以此揽获军心?军心靠的是刘备那样为袍泽做事,怎能靠阴谋得来?」

张温闻言大怒:「陶恭祖!你这是不想做官了吗?」

「上公不妨将陶某贬到边地为卒,也好过在此浪费光阴!」

陶谦哼了一声,转身离去了。

孙坚看着陶谦走出大营,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皱起了眉,却没再出言。

其实孙坚的建议是注定会失败的,刘备根本就没在槐里停留,而是将部队驻到了美阳。

张温军令传到董卓军中时,刘备正在和董卓对饮。

「张太尉竟然假玄德之名查我———哈,他是要谋你我性命啊———」

董卓讥讽的笑着把张温的军令递给刘备。

「那董将军打算如何应对?」

刘备也笑了笑:「我确实要寻到部曲家眷。」

「此事董某当然义不容辞,不过,既然张太尉要谋你我,我等何不给他个教训?」

董卓伸手指了指西边:「张温既无胆略又无军谋,若他不去职,这叛军便平定不了,大军只能在此徒耗钱粮·董某已有一年未曾归乡了。」

「仅仅只是为归乡而已吗?」

刘备笑了:「董将军是不甘于张温之下吧?」

「玄德何出此言—张温可是太尉,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董某怎敢有不甘之心?」

董卓连连摆手:「只是将士们尽皆思乡,但张温却无平定凉州之意。董某故乡在陇右,已被叛军占据·董某想领军出战,可张温却扣着粮草不给,乃至董某无法收复故乡,着实可恨。」

「董将军要讨叛,备自当相助不知可有计出?」

刘备点头问道。

「他不是要查董某麽董某确实行过不法之事,但所有不法之事都有张温之令,且皆是事实」

董卓低声道:「只看玄德可愿向朝廷举张温之罪了。」

「强征使女丶聚众赌博丶售卖狼毒这些事我都知道,但仅凭这些恐怕不足以让张温去职。」

刘备摇头:「天子应该不在乎这些——」

「那假传军情杀良冒功致叛呢?」

董卓冷笑一声:「张温向朝中传了羌人退去之事,并称缺少军资,请朝廷拨给钱粮但实际上,前次战败后,陇西丶安定等郡受张温败军抄掠,乃至全郡皆反。他不敢再度进军凉州,不是缺少军资,而是陇右全民皆反,他不敢再去!」

「董某也奉其军令徵发过民夫,那些民夫皆可为证。」

「董将军倒是好胆略不怕自己因此落罪吗?」

刘备颇有些佩服的看着董卓。

能拿着自己的罪名和罪证去搞张温,这胆子确实够大。

「董某虽领了其军令,但未曾抄掠故乡之民也正因如此,董某才会缺少军粮。」

董卓很认真的看着刘备:「若张温去职,即便董某戴罪,至少在朝廷任命下一个主帅之前,玄德可行监军之权与北军邹中侯同掌大军.只要钱粮足备,董某戴罪立功也不是难事.董某只想速定凉州,收复家乡。」

刘备起身拱手:「既然如此,刘某尽力而为。」

其实刘备知道,董卓不会因此落罪的朝廷需要有人能平定凉州,而董卓是天子好不容易拉拢的兵马。

而且,董卓与湟中义从和羌人关系挺好,他确实能平定凉州之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