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章 茅山法术(2 / 2)

加入书签

来到太元宝殿,这里是三茅真君供奉处。

门口,陆离观望了一下空荡荡的四周,「怎麽一个游客没看见?」

陶受真笑道:「徐总得知您要拜师,特地向上面申请暂停营业三天时间。」

闻言,陆离颇为讶然,「暂停三天营业,得损失不少钱吧?

他记得茅山景区五一期间光是一天的门票收入就有五百五十六万一千。

如今虽然不是五一,但一天门票钱几十万肯定有,再加上周边产业链,可以这麽说,

暂停营业三天的损失最起码在两三百万软妹纸币。

仅仅为了自己拜师这件事,损失两三百万?

不得不说,茅山这边对自己真的非常够意思了。

陶受真走进大殿里面,「损失再多也比不上您拜大茅君为师重要,比如全国有三万多座佛寺,我们邀请了其实比较有名望的一百四十二座佛寺住持方丈过来,又比如国内有九千多座道观,我们邀请了近两百座道观的住持过来,其中包括龙虎山天师府丶青城山天师洞丶武当紫霄宫丶京城白云观和长安重阳宫等等。」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看向刚刚跟进大殿里的陈云,脸色十分认真的说道:「几乎国内佛道两界有点名气的和尚道土都会来,我们会对外告知陆真人您入上清派门墙,到时可能还需陆真人您稍微露上两手。」

陆离明白对方的意思,想借着诸多宗教人士汇聚,宣告整个宗教界茅山上清宗有真正仙人坐镇。

这种宣告,等于威,也等于在为茅山正名。

这麽一来,以后茅山不仅有望成为正一,乃至整个道教的执牛耳者,而且还能获得资源倾斜,从而发展更为迅速。

陆离既然入了上清宗,肯定希望宗门越兴旺越好,对此没反对意见。

他微微颌首道:「好,我好好想想如何做。」

陶受真很高兴道:「多谢陆真人能够理解,其实我想让您露两手,不仅仅是要让外界知晓茅山有仙人列入门墙,更重要的事情是,一旦您拜大茅君为师,在整个道教的辈分会出奇高,我猜想会有一些门派不服气,可能会持反对意见,乃至从中作梗。」

陆离问道:「可能会有哪些门派不服?」

陶受真眉头一皱,苦笑道:「像龙虎山天师府丶阁皂山灵宝派和我茅山上清宗,虽然并称三山符篆,但他们大概率不会不服,至于北面全真关系更远,也没有道理阻止,真正可能阻止您拜师的是我茅山内部派系。」

陆离略感疑惑道:「咱们茅山三十馀名道兄不都知晓我身份,内部还有什麽派系?」

「陆真人,您这就有所不知了。」

陶受真缓缓介绍道:「我茅山上清宗对外一般称之为茅山派,祖庭是在我们这儿,并且也尊上清宗为正宗,但是整个茅山派体系,实则分为上茅山三十六派和下茅山七十二派,这些都是我茅山分支的小门派,其中有些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可依旧有一些传承保留了下来,我们上清宗与这些小门派的关系,就像是古代君王与臣子,虽然「掌教」是我,可一旦遇到什麽大事,其实还要投票通过的。」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正常情况下,我上清宗招收弟子,那些小门派肯定不会反对,也不会有任何意见,但您要拜大茅君为师这件事,等于成为了上清宗与众多分支的『老祖宗」,他们不持反对意见才怪呢。」

陆离询问道:「你没有提前告知吗?」

陶受真叹气道:「当时比较匆忙,我没有来得及率先告知,等到邀请函发出,他们这才知晓状况,况且提前告知也没用,他们没看见您施展仙法,肯定不乐意您拜大茅君为师,目前,那些小门派没有动静,但是我知道一定会闹腾起来,不出意外,等到您拜师前,他们就会闹了。」

陆离没想到茅山上清宗内部体系这麽庞大复杂。

说实话,这对于自己而言算是一件好事,可也是一次必要的挑战。

为什麽这麽说?

因为自己要拜大茅君为师,以后就是上清宗及所有支脉的「老祖宗」,在整个宗门内说一不二,自然势力越庞大越好了。

想要成为这麽大势力的「老祖宗」,需要得到所有支脉的认可,不就是一次必要的挑战吗?

陆离眨眼道:「所以你希望我露两手,让他们心服口服?」

陶受真认真的点头道:「是的,正是如此。」

陆离答应道:「行,我待会好好琢磨一下,看看如何能让他们服气。

陶受真道:「其实想让他们服气很简单,您出一下阳神就可以,只不过这麽做他们是服气了,我担心全真那边会对外宣传您是他们的人,毕竟阳神属于内丹体系,而内丹派的创始人则为锺离权与吕洞宾,他们是全真北五祖。」

陆离算是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希望我用正一派手段,对吗?」

「不,不只是正一派的手段。」陶受真意味深长道:「最好是我茅山上清宗的手段,

如此一来,不仅能堵住所有人的嘴,而且以后您再展露别的派系手段,诸如内丹派阳神丶

神霄派雷法也不会引人哄抢,只会说您是触类旁通。」

陆离不由微微眉。

用茅山派手段施展仙法或者神通?

自己貌似没有学过上清宗的法术啊。

他只眉了片刻便舒展了开来。

陆离之前前往茫西上绕的时候,曾看过吴师傅家传的《丹青法术》,而后的的确确依法能够施展出来。

证明只要法术传承没问题,自己便大概率能施展。

因此,他觉得只要能看一下上清宗的法术传承,这些都不是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