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2章 大佬们的事迹我如数家珍(1 / 2)

加入书签

第412章 大佬们的事迹我如数家珍

国庆晚会才进行了半个多小时,但许清风的使命已经结束。

考虑到院士们年纪都不小了,平均年龄将近70岁,钱毅把《祖国不会忘记》放在了前面,免得影响院士们休息。

演出结束,首都的院士们道了个别就回去了,魔都的院士们一刻都没有停留,他们直奔机场准备回家。

为了一个节目,耽误了几天功夫,他们已经很有负罪感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待下去。

22位院士加上许清风,并没有一起出行,而是分头行动,六个航班,六个高铁,两两作伴分头行动。

这是规定,也是命令,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院士不能放在同一个航班里。

这是血的教训。

「小许就跟我走吧。」潘伟不由分说,拉着许清风一起。

他其实很感谢许清风,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那些老夥计们,在他们研究的技术落后以前,

他们必须无条件隐姓理名,直到新的时代到来。

这是历史无数次验证过的经验,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网络上,《祖国不会忘记》的视频迅速传播,官媒齐齐下场,加大了推广力度。

院士们的伟大事迹,也开始广为流传,网友们对他们的称呼是:国之栋梁丶民族脊梁。

紧接着,很多机构也进行了转发。

比如兵器研究院丶航天中心丶成飞丶沈飞丶科学院物理研究院·

他们造的是飞弹丶战斗机丶核武器丶火箭但这些机构都默契地没有宣传这些人的名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在宣传的时候呢,一个名字不可避免地要被悄带上一一许清风。

词是他写的,曲是他谱的,节目是他设计的,院士们也是他请的,不管是谁都得说一句「有心了。」

国庆晚会还没有结束,但大多数人都已经没心思继续往下看了。

看晚会跟看小说打游戏是一样的,一旦爽过之后,就会进入一种状态,又称贤者模式。

《祖国不会忘记》给了大家一个最大的惊喜,把观众们的期待感在短短几分钟内消耗一空,再看后面的节目,总感觉差了不少。

收视率在院士们登场的时候达到了巅峰,又随着院士们下场而逐渐下滑,直播间的人气也大不如前,弹幕明显少了很多。

大家都知道,许清风已经离开了现场,后面的节目也跟他没啥关系。

看着双双下滑的数据,钱毅后悔地直拍大腿,王炸出早了!

可惜他也没有办法,真把院士们给排到深夜,万一累出点什麽毛病来,他就是国家的罪人。

闪映上,许清风跟24位院士合砍7个热搜,嘎嘎乱杀,许清风负责嘎嘎,院士们负责乱杀。

排名第一的热搜是: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评论区里,无数网友开始晒出来一些人的事迹,有些人是科学家,是专家。

而还有一些人,是军人,发黄的证书,斑驳的奖章,以及那已经快要模糊的照片还在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我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我的志向是国防七子!」

「凝明年我就要去参军了,到西北去,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评论区非常热闹,平时喜欢在网上发言的人踊跃发言,平时喜欢保持沉默的人也站了出来。

今天,他们不想继续沉默。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今天这首《祖国不会忘记》,下定了某种决心。

排名第二的热搜是:

#隐姓埋名,为国铸剑#

配图则是西工大的那座着名的雕像,埋头铸剑,看不见他们的脸,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民族的脊梁里,最硬的那一块,是他们给予的。

评论区成了「英雄纪念堂」,网友们将自己所熟知的英雄事迹发在评论区,最热门的评论下,

光是回复都有上千条。

#院士天团国家脊梁#

#史上最豪华天团#

#许清风被摸头#

这是许清风唯一蹭到的一条热搜,他太低调了,上台低调,台上低调,下台也低调,几乎没什麽存在感,要不是钱毅刻意多给几个镜头,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他。

不过最后潘伟的摸头杀,却把他送上了热搜榜。

一老一少,一高一矮,有网友称之为「传承」,一部分有心人顿时开始推波助澜。

一粉顶十黑,再加上一些反串,许清风被其他人喷惨了。

「别来沾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