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0(2 / 2)
罗翠红回到家一看屋里空一半,指着张新民就骂。张新民见她这么激动,赶忙问:“被子里有钱?”
“没钱!”罗翠红意识到儿子误会,“没钱就能卖?”
张新民:“您是不是忘了以前老鼠在里头生小老鼠?万一又有一窝老鼠,你卖都卖不掉!”
说起这事老两口就心虚,嘟嘟囔囔几句就去整理张新民烦乱的衣柜。
又过了一个多月,一辆货车停在胡同口,街坊四邻才知道张怀民一家要搬走。
第154章 搬到新家养儿千日用儿一时
张怀民在胡同里住了十多年,大部分时间早出晚归,没空跟邻居联络感情。苏笑笑上班繁忙,星期天也懒得出去。团团常年在学校,难得放假也只跟几个朋友玩,以至于街坊四邻认为张怀民一家十分低调,也符合他们对高官的刻板印象。
近几年有些领导和官二代猖狂,张怀民一家还跟前些年一样,愈发显得他为官清廉。
街坊四邻问团团搬哪儿去,团团说家属院。街坊四邻便认为家属院的房子比较好。苏笑笑一家三口住在这里十分宽敞,比她家还舒服的家属院,一定是领导们住的家属院。这就说明张副局转正了。
街坊四邻希望张怀民这样的人上去,都替他感到高兴,所以都来搭把手。
在街坊的帮助下,一个多小时屋里就只剩大件家具。苏笑笑找来扫把打算打扫干净再走,邻居也拿着扫帚帮她打扫厢房。
先前苏笑笑见众人汗流浃背就叫团团去买饮料。团团去朱家骑三蹦子,这个时间他家的三蹦子在家。
不过这辆三蹦子是朱红伟的嫂子买来卖饼的。
要说卖饼这事,以前朱红伟的嫂子看到婆婆那么大年龄一天还能赚十几块钱,就想着等孩子都上学,她干的话肯定比婆婆赚得多,她手脚麻利啊。
真让她一个人出摊反而犹豫起来,因为她的那些同学小姐妹不是在厂里上班有个稳定的工作,就是嫁的不错或者开店当老板。她感觉一个人在路口会被嘲笑。要是跟婆婆在一块,可以说帮婆婆卖,但是那样一来赚不到钱。
三四年前国企改革,她有个很要强的同学先被辞,紧接着她丈夫也没了工作,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买肉只敢买一两。有一回被穿着她的旧衣服的邻居同情——邻居给她半斤肉,她自尊心受不了,买了一包老鼠药,打算全家一起走。
卖老鼠药的人看她神色不对,担心牵连到他就找邻居打听她家什么情况。邻居看到她出去买二斤肉很反常,等她做好就去她家要尝一口,她瞬间失态,邻居意识到什么就把街坊叫过来 。
后来街道也来人了。
街道向上面反应,夫妻同时辞退还要人怎么活。上面到各个工厂了解,确实要留一人养家。但她回不去,丈夫的工厂又关门,街道就号召大家捐款。这事闹大了,朱红伟的嫂子也听说了,带着东西去探望这位同学,劝她想开点,又说自己在街头卖饼也没觉着丢人。还劝她去南方打工。她这位同学认为首都人民南下跟讨饭没两样就不接这茬。
朱红伟的嫂子看出来,见同学仨孩子可怜,回到家就跟婆婆商量人力三轮车先借她用几天,随后几天就在同学有可能出现且人多的路口卖饼。卖了一周,她觉得同学还想不开那她唯有尊重。一周后把车还回去,她就买一辆三蹦子,可以多去几个地方从早卖到晚。
朱红伟大哥虽然有了楼房,平时还是住这边,这边学校好是其一,其次不用担心夫妻在屋里说话被隔壁听见。团团到的时候朱家大哥大嫂都在家,听说团团买饮料招呼帮忙搬家的街坊才知道朱红伟吃过早饭就往外跑是忙这事。
夫妻俩一个跟着团团上车,一个去问苏笑笑还要不要帮忙。
团团想到有很多小孩,特意买了两箱不一样的奶味饮料。朱大哥开车,团团坐车里,到胡同里也没下车,撕开包装一人一瓶,人人有份。
街坊们都夸团团太客气。
团团笑着说应该的。最后还剩几瓶奶味饮料,他的几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