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 / 2)

加入书签

“善姐,你怎么还在这边儿啊?姑太太让你过去呢?”

善姐蓦然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面前的人,认出她是老太太拨给姑太太的丫头:“春燕姐姐,可针线房眼看也要忙起来了——”

锦娘听到动静,也从里面出来道:“是啊,马上要端午了,咱们这里且有的忙呢。”

善姐听锦娘帮忙说话,心中很是感动,她很清楚,秦霜儿这种人话说的好听,真正有事儿是见不着她的人,而锦娘平日看起来是个只扫自家门前雪的人,可一旦有事她还会站出来。

“哎哟,我的姐姐,我哪里不知道你的情况,可姑太太的命令,谁敢违逆啊?主子们让做什么,岂有我们下人愿不愿意的道理?”春燕也是为难。

善姐立马看向锦娘,锦娘摇摇头,她也没法子。即便她们是女使,非一般贱口奴婢,但主人有权利转让使用权。

见她摇头,善姐垂头丧气的脸色发灰,跟着春燕一步步走了。

锦娘微微叹了一口气,正准备转身进房,又见秦霜儿回来道:“我看善姐这回去,恐怕被教训的更狠了,肯定会被针对的。早知道,何必让她回来,不过是成全了你们的善良。”

“你一直在制造问题,那你能不能解决问题呢?既然不能,何必说这些。若你日后有了难,那我们也就闭嘴呗,什么都别帮你说。”锦娘要说和善姐情深义重肯定也没有,毕竟同事就是同事做朋友都难,可她们也是各自尽各自的心意,不怪姑太太苛待下人,倒怪人家有善意的人。

秦霜儿被气的语塞,她没想过这胖丫头长的一幅憨厚脸,脾气却这般坏。

第18章

二房在七七之前,锦娘把抄写的五卷《地藏经》送了过去,吴氏也是颇通翰墨,她本是想托外头的秀才们写几卷,但那时事儿多,见这丫头毛遂自荐,才答应的。

没想到她的字竟然写的这般齐整,还颇有几分风骨:“你学柳吗?”

锦娘点头:“是,奴婢小时候临过几日柳公权的帖子,觉得喜欢,就一直这般写,让二夫人见笑了。”

吴氏笑着摇头:“我见你就写的很好,难为你这么爱学,我这里倒是有几本字帖和书,可以借给你看。”

锦娘一喜:“多谢二夫人,奴婢感激不尽,等奴婢临完马上送来。”

要知道宋代因为印刷术的出现,穷人们买书比前朝要便宜,但再便宜,锦娘之前还真的没有闲钱买,她很欢喜。

她其实很想问吴氏有没有花鸟图册,但是忍住嘴了,凡事有度才不会让人生厌。

吴氏倒是很喜欢这样上进好学的女子,又问道:“我看你颇识文墨,怎么后来又去学针线了?”

锦娘则叹道:“初时读书时,家中条件还尚可,我也珍惜读书的机会,后来祖父伯父相继出事,父亲把家当拿出来周济,家计十分艰难。我就想着要挣钱养家,不知怎么我对别的还不一般,偏做针线活却是一看就会,白日学针线,夜里把拿到的工钱拿去拜师学裁剪,别人休憩的功夫我就用毛笔蘸水写字,如此既能挣钱,也能读书明理。”

这些话半真半假,但锦娘非常知道怎么和女领导打交道,一定要突出自己勤劳刻苦朴实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