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2 / 2)
新来的伺候宁哥儿的佩兰,已经把房里收拾的利索了,锦娘夸了她几句。
她这边正忙,熟料衙门里的几位正头娘子也暗地里打探她,县令娘子正听老嬷嬷道:“县尉娘子箱笼就好几十个,她身上穿的是织金纱做的裙子,裙摆上绣着玉簪花,褙子则是捻了金线绣的,头上戴的是一排玉簪花的箍头,胸前带着水晶项链。看起来好生气派的模样,家里下人不多,但都规行矩步,没有蝎蝎蛰蛰的人。”
说罢,还把锦娘赏赐给她的荷包拿了出来。
县令娘子一看,这荷包也是缎子做的,心中已经是有数了,“我听官人说这蒋县尉十分年轻,少年英才,如今看你这般说来,定然也是个官家女儿。否则,也不会有这等气派。”
老嬷嬷也是赞同,“您说的是。”
“不过,梅县尉抢了东边院子的事情,你没有透露吧?”县令娘子皱眉。
老嬷嬷赶紧摆手:“这哪里敢说啊。”
原来这吴县是个大县,因此一般都有两个县尉,一个文县尉,一个武县尉,文县尉一般是科举出仕的进士担任,要求颇高,要识文断字还要通晓法律,如此才能减少冤假错案,而武县尉多半由武官担任,能够剿地方叛乱、缉拿罪犯、巡查地方、追捕盗贼。
梅县尉是顶他叔父的班,故而对衙门很熟悉,知晓西边的县尉内宅和小吏们的房舍挨着,而东边的院子则和主簿知县的院子挨着,所以他就佯装不知,直接让家丁把家俬搬到东院去了。
本朝文官地位一般高于武官,更何况蒋县尉进士及第,自然该住东院,可遇到这种情况,再让人家搬出来也不好,因为也没有明文规定东西院必须是哪个县尉住下。
县令娘子又问:“你看这位蒋县尉娘子性情如何?”
老嬷嬷想了想:“言谈清楚,说话都能说到点上,落落大方的。”
“好,我知晓了,明日她既然说要过来,咱们且等着看看。”县令娘子如是道。
比起县令娘子,主簿娘子虽然也打探,但她打探的是怎么交好,只听她那丫头道:“县尉娘子家里摆的紫檀木的屏风,床上铺着上等的簟席,身上穿的衣裳也是不菲,看起来倒是不寻常呢。”
主簿娘子点头:“我知晓了,正愁明日回礼送什么,看她这般,就把我那对牡丹花头簪钗拿了,用红木的盒子装着。”
一语未了,见门口一个纤腰袅娜的妇人过来,眉黛轻点、樱桃小口,穿着揉蓝的衫子杏黄色的裙子。
主簿娘子站起来道:“是包娘子来了。”
这包娘子是梅县尉的浑家,她们俩个的院子挨着,都在东边,主簿娘子素来大方,二人关系不错。
包娘子笑道:“今日天儿热,我是懒得出门,听说有新人来了。”
“是啊,前头县尊正在为蒋县尉接风呢,还带了妻小一起过来,日后咱们这些官眷们也都能走动热闹起来了。”主簿娘子倒是一幅很欢喜的样子。
这县衙里,唯一能称官的就是县令、主簿和县尉,其余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吏。吏员权利不小,但是和官有天壤之别。
包娘子坐下来,摇着扇子虚虚扇了几下,又笑道:“不知新来的县尉娘子是个什么来路?”
“明日就能见着了。”主簿娘子温和笑着。
锦娘这里也正把明日要穿的衣裳让青蓉熨烫薰香,又派陈小郎请人去了解送水的人,知晓城中一共饮用的水井也不过七眼,一斛水七八文而已,她立即给二十文,让陈小郎赶紧让人送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