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3(2 / 2)

加入书签

锦娘则看着女儿,心想若是可以,她希望女儿能在家里一辈子。不过,就是女儿在家住一辈子也很好,反正园子都空着没人住呢。

即便是嫁出去,也至少十八岁再嫁,她要多留几年。

筠姐儿哪里知晓她娘所想,高高兴兴的回自己房里午睡,锦娘摇摇头继续做针线。

深秋天黑的早,蒋羡回来时,拨霞供里的沸汤正咕噜咕噜的煮着,旁边还有冒着热气的羊蝎子,一人一碗饽饦,前面放着满满一碗青菜。

“我怕你们吃多了上火,青菜一定要吃。”锦娘嘱咐。

蒋羡拿筷子指着两个娃:“听到没有,说你们呢。”

筠姐儿和宁哥儿同时撇嘴。

一家人吃的开心,次日又一道去了国子祭酒家里,正好许氏也来了,锦娘和她稍稍颔首,又去国子祭酒李夫人这里,正好魏夫人也在,大家都认识,锦娘打入这个圈子也快。她一直都是这般,先在自己这个圈子混好,再往外面混。

筠姐儿以前都是梳丫髻,现在梳双髻,头上戴着蝶形珍珠排簪,额前则用三颗小珍珠的梳帘,发饰后面则插着流苏步摇,身上穿真红樱桃锦的长皮袄,领抹处绣上十二月花,底下则配上秋香色的百褶裙,脚上穿一双翘头履。

众人见这小姑娘身着锦绣罗衣,眸若星子,眉若远岫,亭亭玉立,心道不知等她长大了又是何等的玉容花貌。

锦娘倒不刻意吹捧女儿,毕竟无论从哪方面说女儿都是好的,放在这里坐着都能看到。

“你家这小娘子生的真好。”不住有人夸。

锦娘还要谦虚道:“瞧您说的,不过是带她出来见见世面,您不知晓这孩子在家里常常烦我呢。”

魏夫人指着锦娘道:“看你,这是又胡说了。”

几人说笑着,又听李夫人问起锦娘她们打哪儿来的,还道:“离我这儿不远吧。”

“还好,我们住金梁桥,不远。”锦娘笑道,她很清楚这是在打听她们住的宅子价作几何。

但现在又没正式开始说亲,她可不会透露自家住址。

又见那李夫人道:“我因喜欢芙蓉,所以特地在园子里养了不少芙蓉花,反而那菊花、茶花做了陪衬了,魏娘子可别笑话。”

“我们园子里也种了些芙蓉,真是一日三变化,如今都剩红的了。”锦娘即便不一定说成亲,但也不能装穷。

李夫人听到锦娘家里有园子,也是暗自点头,要说许氏也自有一帮认识的人。她堂姐毕竟是集贤相的儿媳妇,也有些人和她说话,只许氏和锦娘彼此不怎么提及。

众人说了一会话,又起身去园圃处赏花,筠姐儿一直跟着锦娘在一起,母女二人赏花喝饮子,倒是没有任何异常。

许氏也不以为意,因为如今连相看都算不太上,她也以为只是普通花宴。

熟料,等从花宴回来之后,锦娘和蒋羡顾不上喝水,两人就往内室走,丫鬟们面红耳热还以为她们要干什么。

“你先说。”锦娘坐下来道。

蒋羡道:“我看他之前出过诗集呢,看起来也像是名士,结果问了时文之后,他似乎就言语不上来了。”

锦娘也道:“李家外边看起来不错,我带筠姐儿赏花时故意给了一钱的赏钱给我们上饮子的侍女,原来她家老爷已经决定要致仕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常年配药吃。这便罢了,前头两个妯娌还不和。”

综合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