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0(2 / 2)

加入书签

锦娘点头:“这事儿你看的明白,书上说兄友弟恭,但多的是兄弟争产的。婆慈媳孝说的也多,可天底下做婆婆的,有几个不想再儿媳妇面前摆谱的,别人家几句好话,就当人家是亲娘了,还是自己得立起来。”

母女二人又说了些话,最后筠姐儿临走时道:“娘,若是爹爹有什么事情,您一定要传信给我知晓。”

锦娘心里一暖,重重点头。

集贤相回来之后,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这就是名义上的首相的地位。蒋晏也水涨船高,升为正四品的尚书左丞,许氏一改往日的郁气,大宴宾客。

锦娘这边略坐了一会儿,就回家来了。

正好碰到宁哥儿回来,锦娘笑道:“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您都忙忘了,今日是暖炉节啊。再有太学让我们已经过了解试的,若家在汴京的,可以出来住,筹备明年的省试,儿子也想回来。”宁哥儿属于被迫住宿,他还是想到家里住的。

锦娘笑道:“可以,但是省试之前就不要出门了,潜心在家读书。”

宁哥儿答应的很好。

之后,锦娘派人去国子监把他的行李拿回来,宁哥儿还请了一位同窗在家中住下,锦娘正好把客房收拾一间,让下人好生照看。

宁哥儿白日与同窗一处在东厢房书房读书,夜里各自回房夜读,锦娘也都是送了香烛过去,并不拦着他们苦读。

只是生活上要照顾好,锦娘对橘香道:“早上一定要煮一颗鸡蛋或者炖蛋羹,几样小菜,再炊饼、馒头、馄饨、饽饦、面条换着来。中午牛肉、羊肉、鸡腿、鲈鱼、大虾领着来,晚上就别煮油荤太大的。”

橘香笑道:“您放心,我肯定把大郎君的吃食做好。”

锦娘笑着点头。

中午用饭时,锦娘对蒋羡道:“宣哥儿今年解试过了,若是省试没过,还继续考么?还是另外恩荫,大哥怎么想的。”

蒋羡努力想了想:“好像没听大哥说起。”

“不会吧,他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么?”锦娘也觉得很奇怪。

蒋羡笑道:“应该还是要考的,咱们家的儿郎不考又有什么出息。不过,连集贤相自己的儿子,二十岁中了进士,也不过是小官,官当的越大,除非子弟很有才能,否则放出去做官,恐怕祸及家族。”

这个说法锦娘也赞同。

集贤相上台,当然要废除申相的一些政令,这些事情坐起来很麻烦,蒋羡却完全没有任何芥蒂,七日之内就全部归肃完整。

此时,蒋放离京,孙世琛夫妇准备回家乡去。

孙大姑娘准备了不少程仪,里面还放了六十贯钱,还送了一幅首饰给妹妹,她对妹妹道:“你回去好生照看爹娘。”

孙二姑娘直抹泪。

周四有些凄迷,因为小说以吴鸾视角写的,写到这里差不多完结了。周存之听闻要回来了,还是蒋羡求情的,还是圆了小说,后续的一切书里没写,她也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