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9(2 / 2)

加入书签

“我听说蒋家的女婿这次解试也过了?”周四娘子问道。

孙大姑娘笑道:“不就是魏七郎么?是他,之前其实就过了的 ,后来恩荫了官,到了蒋家后,蒋家人安排他科举。”

“他岳父就在翰林院,恐怕会通关节。”周四娘子也没想到这辈子蒋羡竟然没有丝毫被贬,被万人唾弃。

孙大姑娘摇头:“这就不知道了。但是我想谁有那个关系不用呢?”

周四娘子道:“也多亏你想的法子,把不穿的旧衣裳,人家送的茶叶布匹那些折钱,否则,那个铺子咱们也买不下。”

“这也不是我的主意,还是有一次我看到蒋家的下人运东西过去,问了一下蒋夫人,蒋夫人告诉我的。”孙大姑娘那里也有别人不用的东西,全部折了去。

其实锦娘以前并不会这般,实在是每年都做新衣裳,上了几回身,压箱底又太浪费了。还是陈小郎寻的地方,锦娘对比几家,觉得这家不多问什么,口风紧,因此便常常处理,还能折算一笔。

当然如果是珠服还有那种特别精致的衣裳,锦娘是会收好,她常年皮袄两箱、夹袄两箱、纱袍、夏衫都是两口大柜子放着。

不过,今年也有损失,下半年曹掌柜到湖州盘货时,当时船到半路下大雨,货又没用牛皮纸包好,全部糟蹋了,四千两完全打了水漂,锦娘也没让他赔钱,只让他把存货清除了,再派刘豆儿把那处铺面直接折了一百两处理了。

汴京的梁掌柜听说曹掌柜的事情,一半同情,一半也是警醒自己得留心一些。

那曹掌柜靠着绸绒铺,给自家儿女也挣了一份家业,据说刚置办下宅子,哪里料到出这样的事情?幸好东家没让他赔钱,要不然四千两得赔到倾家荡产,卖儿卖女的地步。

她如此干脆利落的处理掉,也是没有那么大的欲望。

旁人若是遇到这种事情难道心痛,锦娘只睡了个午觉,就缓过来了,还对蒋羡道:“俗话说破财免灾,你看咱们儿媳妇顺利生产,女婿解试又过了,这才是咱们应该高兴的事。”

“娘子,你真的不心疼吗 ?”蒋羡觑了锦娘的脸色一眼,这可不是四十两,是四千两啊。

锦娘摆手:“这曹掌柜以前也替我赚了不少钱 ,就算了吧,况且那边的铺子我都处理了,将来收些佃租就好。”

好在汴京绸绒铺今年赚了两万两,算是弥补了过来。

年过完后,魏七郎马上就要参加省试了,几乎每个人跟他谈的话题也是省试的话题,他的压力虽然大,但也多了几分心安,毕竟那般一日十道题也不是白做的。

更何况岳父和他说魏大老爷身体不大好,若是他今科不中,恐怕因为丁忧还要守三年孝,到时候不知道蒋家还能不能照拂到他。

魏七郎当然知晓蒋家比魏家人对他还尽心尽力,岳父小舅子帮他批阅文章,请名师教导,甚至为了他连孙子的洗三百日都没有大肆操办,如今他也只能破釜沉舟了。

早上,烛火昏暗时,妻子把考篮准备好了,据说这是岳父当年用过的,也是取一个好彩头。他走到门口时,又转回来看了妻子一眼,“筠儿,你好好地。”

筠姐儿含笑点头,不知怎么又有些心酸,丈夫可能觉得他这辈子都没这么努力过,可她知道全家人都为他付出,可他们不是真的为他,是为了自己。

这种帮忙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他们又得不到任何好处,只是都为她殚精竭虑罢了。

好在魏七郎背水一战,终于省试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