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2 / 2)

加入书签

延兴帝的一番话听得高振连忙跪下,口中心疼道:“陛下受苦了。”

“但奴才听陛下所言,记起来一件事。”

延兴帝问:“何事?”

高振立刻拜下,伏在地上:“请陛下恕罪,奴才其实早得消息,兹事体大,未能证实,一直不敢禀报陛下。”

“要说便说,吞吞吐吐做什么?”延兴帝不快,“你若继续隐瞒,朕必定治你欺君之罪!”

高振道:“陛下息怒,奴才这便禀明陛下。”

“陛下可还记得,十四年前陛下微服游历江南时,曾宠幸过一个人妇?陛下一直苦恼子嗣问题,奴才也派出人暗中探寻那妇人踪迹,始终未得消息。直至近来终于有了结果,且此妇人膝下有个幼子,如今正是……十三岁年纪。”

十四年前下江南……

延兴帝自然记得这一桩,宠幸妇人?似乎也曾有过这么一回事。

但所谓如今正值十三岁的幼子。

难不成,是他的孩子?

念头从延兴帝脑海中闪过,他自己先吓了一跳,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难道,他当真还有其他的孩子?那个孩子流落民间,只待他命人寻回来?

第37章 第37章自己的太子妃自己哄。

长公主萧琳离宫回府。

一回到长公主府,她便直接领着位太医去了小女儿薛敏瑜住的院子。

昨天夜里后花园中一场厮杀血腥残忍,侍女仆从倒在黑衣人刀下的不在少数,更不提不少相熟的小娘子受伤,她的瑜姐儿几时见过这种场景?从昨天夜里开始便魇住了,失魂落魄,神不守舍。

“瑜姐儿,让太医给你瞧瞧。”

长公主隔着帐幔轻声细语,见女儿不抗拒,这才回头示意太医上前。

太医为薛敏瑜看过诊,只道受过惊吓方以至此,为薛敏瑜开过两幅安神的汤药已行礼告退。

萧琳心中有数,让太医退下,又让在里间的丫鬟们一并退下了。

“瑜姐儿宽心一些。”

“已经无事了,不必害怕,还有母亲在呢。”

萧琳在床榻旁坐下来,伸手撩开帐幔,见女儿安安静静躺在床榻上却泪流不止,不无心疼,立时握住她的手连声宽慰。想到昨日险些赔了夫人又折兵,再看女儿这个样子,她叹一口气:“你振作一些,母亲以后还得指望你呢。”

她膝下只得这么两个女儿。

大女儿婚事不顺,尚未回来身边,小女儿被惯得不经事……这个样子如何能够抗得住京城里的风风雨雨?

“你不是喜欢事事同王溪月争高下吗?我瞧她昨夜倒未被吓着,春禧殿也不曾请过御医。”萧琳发愁地又握一握薛敏瑜的手,“我瑜姐儿怎能输给她去?”

这话多少刺痛薛敏瑜。

她思绪迟钝,待反应过半晌,才偏过头去看自己母亲。

薛敏瑜双眼红肿,睁大眼睛颤抖着问:“昨夜之事当真同母亲无关吗?”

萧琳愣住,几息时间,一股无名火冒出来,索性甩开女儿的手。

“这话是什么意思?”

“瑜姐儿你实在太过放肆了!”

薛敏瑜抹去眼角的泪坐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