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0(1 / 2)

加入书签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号。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一举措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批五十二名留学生参加完新闻活动后,除了姜沅和两位领队的数学家教授前往选择的高校学习,其他人分成两队,分别前往两所不同的大学先练习三个月的英语,晚上再回联络处。

同时,国内第二批公派留学生也去了首都外语学校集训,预备于今年三月份飞往华盛顿。

姜沅回了房间收拾自己的东西。

和徐思文以及成玉告完别后,带着自己的行李以及冲洗出来的照片,在邱疏寒的护送下,去了德克萨斯州。

飞机上,邱疏寒交给姜沅一百三十二美元。

“我找朋友帮忙兑的,只能兑出这么多。”邱疏寒坐在姜沅旁边,看着她柔美的侧脸,忧心道,“舅舅建议你住宿舍或者和学校里其他华人学生共同在外租房,德州的民众比较保守排外,短时间内很难扭转他们的印象。”

姜沅点点头,接过钱,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纸币。

仔细想了一下,可能住校是最好的选择,想去学校图书馆也方便。

之所以选择德州的学校也是无奈之举,奥莱斯大学是美国在物理学专业内非常出众的学校,而且学校的物理实验室也是众多科研人员趋之若鹜的地方,和美国航空局一直保持深度合作。

下飞机之前,她将手腕上显示国内时间的海鸥手表取下来妥帖收进口袋。

戴上舅舅送的英纳格机械表,对照邱疏寒的手表,姜沅将指针调成美国时间。

云县边防团,团部。

已是晚上。

谢宥川摘下腕表,看了眼上面的美国时间,将它收进抽屉。

重新戴上部队统一给干部配发的手表,谢宥川走到边防图面前,目光沉稳平静。

抵达德州后,邱疏寒送姜沅去奥莱斯大学登记入学,作为中美建交后的首批留学生,她的一言一行也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关注。

走在校园道路上,看到高大的榆树,姜沅下意识抬头仰望。

粗壮的树干通直,树冠很大,但到了冬季,叶子早就落光了,看起来很是寂寥。

邱疏寒手里提着两个行李箱,也随她驻足。

过了一会儿,他说:“枝条上的芽体虽然暂时进入了休眠状态,但是等它适应了这个冬季,温暖的春季一来,就会迅速萌发,焕发生机。”

姜沅也笑了。

“我想它已经开始适应了。”

舅甥俩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办理好入学交接手续后,姜沅正式入读奥莱斯理学院,学校给她安排了宿舍,并且把她安排在一位老教授带的班里。

宿舍以及她日常的费用都会由驻美联络处来报销,邱疏寒给她的钱是让她留着应急,不然一个小姑娘初来乍到很难兑换到外币。

安置好她之后,邱疏寒叮嘱了一些事,并且答应以后有访美外事活动就会过来看她,让她在这边好好照顾自己。

姜沅把她给林青颖画的图交给了邱疏

寒,送他到校门口后,笑着挥手:“舅舅,再见。”

“嗯,”邱疏寒笑容清朗温润,“再见,阿沅。”

穿着西装的男人逐渐消失在她的视线内,姜沅目送他直至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宿舍。

校方让她休息一天,第二天再去理学院报到。

白天姜沅在校园内走了一圈,将学校地图记在脑海里,晚上才去食堂吃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