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2 / 2)

加入书签

在大郸的诸多节日里,“二月二”代表新春之始,尤其重要,为了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上至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下至平民百姓,不论尊贵卑贱,都要出门挖野菜。

挖到的野菜品种越多越好,能说出正确的野菜名那就更好,意味着新年好运也多。

当然,在等级森严的大郸,不同阶层自然有专属的“挖野菜”地域。

比如,皇亲国戚、高门大户会专门驱车出城,去狩猎的围场;后宫妃嫔则聚集在御花园里;平民百姓会去郊外,无论如何都要挖到野菜,越多越好。

因为先帝去得突然,既没遗诏又没口谕,最有希望成为新帝的晋王和秦王因此争斗不休,许多事宜都需要新帝来定,只能一拖再拖。

还是因为先帝去得突然,帝陵还需要三个月才能峻工,本该在守陵的后宫妃嫔们也只能暂时居住在长信宫,侥幸能在御花园里再过一次惬意的“二月二”挖野菜。

后宫的内侍们,早在“二月二”前就备好了数量可观的木斛,将这些口小肚大的方形木盒上色,然后盛入湿土,将挖来的野菜栽进土里。

女使们找好看的绸布,裁切成条,分别写上野菜名,布条做成小卷,系上红色丝线,压在斛底。

内侍女使们在“二月二”这天,把这些都摆在御花园,等妃嫔、皇子、公主们入园。

最后入园的自然最尊贵,往年是先帝,今年自然就是晋王殿下。

是的,在等级森严的大郸,即使人人挖野菜,长信宫内挖野菜的也只是内侍和女使,尊贵的妃嫔、皇子和公主们,只需要猜对野菜名即可。

神清气爽的晋王迈着方步进入御花园,像往日一样向妃嫔们请安,再等着皇子公主们向自己行礼,最后才郑重其事地宣布:“挑菜开始。”

按品级高低,贵妃走到一斛野菜前看了看,极有自信地说:“这必是荠菜。”

早有女使走来,取出压在斛底的绸布条卷,打开一看,“果然是荠菜。”

晋王朗声道:“贵妃一猜即中,赠北珠一颗。”

很快,鸽蛋大小的北珠盛在锦盒之中,由内侍交到贵妃身旁的女使手中,“恭喜贵妃拔得二月二头筹。”

贵妃春风满面:“谢晋王殿下。”

接着,猜“马齿苋”、“茵陈”、“蒲公英”等等野菜名,猜中有奖,猜不中也不罚,还能再得一次猜菜机会,主打一个人人有奖、其乐融融。

今年“二月二”的奖品尤其丰厚,上赏有金器、珠翠、玉器等等;稍次的也有银器、酒器、翠玉、段帛、笔墨等。

一场御花园的“二月二”花销,足够国都城内贫苦百姓们十年的花销。

除了御花园,高门大户们喜欢的围场内又是别样的奢华。

国都城向东行三十里有座小山,延绵的山顶隐约有琵琶形,又名琵琶山,山顶有座连廊,周围绿树成荫。

高门大户喜欢去连廊登高望远,这两年沙尘越发大,家仆会预备轻薄的纱幔,挂在连廊两侧,既可欣赏山景又颇为幽静。

今日也不例外。

连廊内频频传出茶香味,偶尔有棋子落盘的声响,纱幔随风摇曳,光影浮动,偶尔能看到品茶下棋之人,偏偏都戴着帷帽,无法看清面容。

双方并不言语,只是书写:“先帝之死、秦王之死颇为蹊跷,暗中调查后,晋王可疑。”

“晋王并非明主,可如何是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