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4(1 / 2)

加入书签

状。

师傅拿出玻璃对合,另一名师傅则用烧融的沙子涂在对合处,等沙子冷却凝固,这两块玻璃就被粘合在一起,之后他磨出一个尖头的石头,捏紧压在玻璃上一画,玻璃就按照他画的痕迹掉下来。

黎默言本来以为要等几天才能拿到成品,没想到不到二十分钟,一个符合她需求的保温箱就被做出来了,果然还是老师傅主意多。

她带上这个玻璃箱去了澡堂,已经有人将周银环缝制好的热水袋送来,她从玻璃箱两端穿出,开始往里面注入开水,一边有人往里面放小鸭子,就放五只作为实验,放完后就拿玻璃盖在顶部,大家开始观察。

这些都是刚出生的小鸭,走路都有些跌跌撞撞,离开母鸡后,明显是感到冷,身上嫩黄绒毛都跟着抖动,好在它们很快就感觉到温暖,挤到热水袋旁边依偎着,有些努力往热水袋地下钻,身体抖动很快停止。

它们不感到冷了。

黎默言见此内心高兴,却没表现出来,还得实验热水袋能提供多久的温暖,这个计时她就不看了,一个小时后有人来找,这时小鸭子已经被抱出来裹在毛毯里,她摸着热水袋,还有余温,但不是很暖和,已经无法给小鸭提供温暖。

“大人,之前是三点钟声响起,我们放下鸭苗,四点钟声响起,鸭苗开始因为寒冷抖动,正好是一个小时。”

黎默言点头,如果是一个小时换一次水,那就太过频繁,白日还好说,夜晚着实是磨人。

看来这个箱子还有很多能改进的地方,比如这个保温箱不如做得更小些,比方长一米,宽一米高半米这样,热水袋也不要直条穿过,可以盘起来放在里面,上面再盖一层稻草,把棉被直接盖在保温箱上,这样应该能延长保暖的时间。

两边的洞口可以就留一个,方便换水,到时候可以开下保温箱的盖子,帮忙下换气。

做玻璃的师傅按照她所说,重新制作出玻璃保温箱,用的还是之前那条热水袋,这次就是盘在里面,下面放了一层稻草,和冰冷的玻璃隔开,上面这层稻草比较薄,更好让温度传导上来,鸭苗放进去后,确定没有问题,他们就盖上棉被。

这次坚持的时间果然长出不少,足足有三个小时,期间由于为了观察小鸭情况,多次掀开棉被查看,尤其是最后的时候翻看最为频繁,不然能坚持更长的时间,不过定三个小时最为稳妥。

现在里面只有五只小鸭子,等真正投入饲养后,起码要养三十只小鸭,数量多也更保暖,不过这么多鸭子,氧气消耗也快,不如改成木箱,这样方便留下换气孔,盖子用玻璃的方便观察里面鸭苗的情况,这样就算是完美了。

等木箱制作出来,已经是傍晚,她安排人在澡堂大厅里照料小鸭,如果养一晚上没有问题,那就带去柳城使用。

等一觉睡醒,黎默言就先去澡堂,她有点担心一进门就瞧见一堆小鸭的尸体,好在这种事没有发生,她在空旷寂静的大厅里,听到小鸭略显尖细的叫声,驱散她心底不好的画面。

之后安排在这的人快步迎上来,“大人,活着,都活着,能吃能拉,好得很。”

黎默言知道动物一旦不吃东西,那就说明情况不好,如果能吃那就没大问题,看来这个木箱确实可以保暖,这样就不需要母鸡带,可以早一个月恢复,多下些蛋。

于是木匠铺开始源源不断制作木箱,送往柳城那处海边,一同送过去的还有稻草杆,这个仓库里存了很多,十分占地方,正好能清空一波,到时候稻草换得勤快些,也不用担心小鸭生病,换下来的稻草还能堆成肥。

养鸭厂的员工她没从星光县这边抽调,直接从柳城这边招人,由于开出的价格很高,即使是住在偏僻的海边,还要值夜班,也有很多人抢着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