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 大开中门,恭迎太子(1 / 2)

加入书签

第359章 大开中门,恭迎太子

二十鞭的刑罚终于结束。

荀珏被两名仆役从刑架上放下来时,背后的衣衫早已被鲜血浸透,皮肉外翻,血肉模糊得看不清原本的肤色。

汗水与血水在他身上凝成黏腻的污渍,脸上毫无血色,嘴唇乾裂得泛出白纹,若不是仆役及时上前架住他的胳膊,虚脱到极致的他早已瘫倒在地。

他被半拖半架着送到崔氏正堂。

正堂内,崔钰书正坐在上首,与一个容貌端正,身着锦袍的青年低声交谈。

见荀珏进来,二人同时停了话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一个凝重,一个带着几分审视。

「上一次你便小觑了温禾,坏了老夫的事,这一次又贸然行动,打草惊蛇!」

崔钰书率先开口,脸色板得紧绷,语气里满是斥责。

「老夫今日罚你,既是为了给族中众人一个交代,也是为了让你长个记性,日后行事,切不可再如此鲁莽!你莫要怨恨老夫,此次属实是你办事不力,怨不得旁人。」

荀珏垂着头,下唇被牙齿咬得泛白,却半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丶

他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是徒劳。

可他的心里满是疑惑与不甘。

他原本的计划明明是收买狱卒,给卢轨下慢性毒药,再伪造一份畏罪自杀的认罪书,将罪责推给前隋馀孽。

怎麽会突然冒出一个刺客去行刺卢轨?

这根本不是他安排的!

「大父,此事或许怪不得子璋。」

一旁的青年忽然放下手中的茶盏,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那刺客说不定是卢氏派去的,卢子业为了自保,说不定想杀人灭口,只是没料到陛下早有防备,反而弄巧成拙。」

这青年正是崔钰书的嫡孙崔巍,也是清河崔氏这一辈最受重视的子弟。

他说话时,目光淡淡扫过荀珏,语气里虽有维护,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仿佛在对待一个犯错的下属,而非同等出身的士族子弟。

荀珏低着头,藏在袖中的手死死攥紧,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他恨崔巍的傲慢,更恨自己如今寄人篱下,任人摆布的处境。

若不是颍川荀氏如今势弱,他怎会来清河崔氏仰人鼻息,忍受这般屈辱?

「罢了,此事暂且到此为止,再追究也无意义。」

崔钰书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几分,转头对崔巍吩咐道,「子泰,后面的收尾工作交给你——务必在温禾与陛下从郑县回来之前,销毁所有与卢氏往来的书信。」

「孙儿明白。」

崔巍躬身应下,眼神里满是自信。

在他看来,只要处理好收尾,即便陛下有所怀疑,也拿不出确凿证据定崔氏的罪。

可崔钰书的话还没说完,正堂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仆役跌跌撞撞地冲进来,脸色惨白,连礼数都忘了顾:「启禀阿郎!宫……宫中来人了!说是陛下要立刻召您进宫议事!」

「陛下?!」

崔钰书和崔巍同时站起身,脸上满是震惊,异口同声地问道:「陛下不是在郑县吗?怎麽会突然回长安,还召老夫进宫?」

他们前几日才收到消息,说陛下要在郑县待些时日,怎麽会毫无徵兆地返回长安?

就在两人惊慌失措之际,被架在一旁的荀珏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沙哑,却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了然。

他终于明白了。

那刺客根本不是卢氏派的,也不是他计划之外的意外,自始至终,这都是陛下设下的局!

从卢轨被押进大理寺,到刺客行刺,再到卢轨在审问时托卢子业等人下水,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陛下早就回了长安,却故意隐瞒消息,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

难怪这一次,他连温禾的面都没见到,便一败涂地。

崔钰书显然也想到了这些。

他猛然瞪圆了眼睛,一口气没上来,顿时感觉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大父!」

崔巍大惊失色,慌忙的去叫人请医者来。

而荀珏跪在那,笑的格外凄凉。

……

几日后,长安高阳县子府的前院里,春日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暖得让人犯困。

小温柔坐在廊下的石阶上,一手托着下巴,眼巴巴地望着府门方向,另一只小手无意识地数着手指,嘴里还小声嘀咕。

「一天丶两天……已经好多天了,阿兄怎麽还不回来呀?」

她的发间别着一朵刚摘的海棠花,裙摆上沾了点泥土,显然是一早便守在这里了。

自从温禾去了郑县,府里的饭菜好像都没了滋味,连平日里最爱的蜜饯,她也只吃了两口便放下了。

「温柔。」

一道温和的声音传来,李恪端着一碟精致的桂花糕走过来,将碟子放在她面前的石阶上。

「先生昨日来信了,说这几日就能回长安,今日是春分,天气正好,我带你去曲江池看新柳好不好?那里定有很多好玩的。」

温柔抬眸看了他一眼,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眨,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可是今日是阿兄的生辰呀。」

话音刚落,她的眼眶就红了,大颗的泪珠在眼睫上打转。

「往年生辰,阿兄都会陪我一起吃岁岁面的。」

李恪顿时愣住了,手里的茶盏差点没拿稳。

今日竟然是自家先生的生辰!

看着小丫头泫然欲泣的模样,他心里涌上一阵愧疚,连忙在她身边坐下,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温柔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又转过头盯着府门,小脸上满是落寞:「阿兄不在家,吃什麽都不好吃,曲江池也不好玩。」

李恪沉默着,将桂花糕往她面前推了推,自己则坐在一旁陪着她。

他看着温柔孤单的侧脸,心里竟有些不忍。

就在这时,温柔突然转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语气里满是期待:「阿恪,要不我们去找阿兄吧?你带我去郑县,好不好?我们给阿兄一个惊喜!」

李恪被她突如其来的提议吓了一跳,不知是不是因为距离太近了,他脸颊瞬间红了起来,慌忙站起身,下意识地和温柔拉开距离,结结巴巴地说。

「这丶这不太好……先生在郑县有要事,我们贸然过去,会打扰他的……」

温柔见状,小嘴一撅,轻哼了一声,转过头不再理他,小脸上满是不满。

李恪站在一旁,看着她落寞的背影,手足无措,心里更是懊恼不已。

他既想满足温柔的心愿,又怕耽误温禾的正事,正纠结间,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阿冬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高声喊道:「小娘子,小郎君回来了,小郎君已经到门口了!」

「阿兄回来了?」

温柔猛地抬起头,脸上的落寞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

她立刻从石阶上跳起来,也顾不上拍掉裙摆上的泥土,拔腿就朝着府门跑去,连鞋子跑掉了一只都没察觉。

与此同时,府门外,齐三正麻利地搬来马镫,扶着温禾从马上下来。

温禾一身青色长衫,风尘仆仆,却难掩眉宇间的轻松。

进城时,李承乾便被宫里来的人接走了,他特意找了个藉口,先赶回了家。

他知道,这几日自己不在家,小丫头肯定着急坏了。

「阿兄!」

一声清脆的呼喊传来,温禾刚站稳,就感觉一个小小的身影扑进了自己怀里。

他连忙伸手接住,低头一看,正是穿着粉色襦裙的温柔,小丫头抱着他的腰,脸埋在他的衣襟里,声音带着哭腔:「阿兄,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温禾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语气里满是温柔:「抱歉,让温柔等久了。阿兄这不是回来了吗?」他注意到她脚上少了一只鞋子,连忙弯腰将她抱起来。

「怎麽跑这麽急?鞋子都跑掉了。」

温柔搂着他的脖子,将脸贴在他的脸颊上,眼泪还在掉,嘴角却已经翘了起来:「我想快点见到阿兄!阿兄,今日是你的生辰,我们一起吃岁岁面好不好?」

今天居然是自己的生日?

温禾自己都不记得了。

前世他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所以从来没有过过生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