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6章 当局者迷(1 / 2)

加入书签

第306章 当局者迷

翌日。

陆北顾上午去拜访了宋庠,默写出了礼部省试的考题和他的答案,听老师点评了一番。

关于第一天的考试内容,他的帖经肯定是全对的,墨义答得也很不错,而且因为规避掉了一道很隐蔽的陷阱题,估计评分会非常高。

至于诗的话,陆北顾的天赋还是差了些,写的倒是什麽没问题,跟大多数考生比也算优秀,但跟最顶尖的比还是不如。

不过宋庠对他在第二天下午超常发挥写出的《通其变使民不倦赋》给予了肯定,认为只要考官正常判卷,就能稳拿最高档的评分。

第三天上午的时务策,陆北顾本来就擅长,再加上得益于宋庠的精准押题,五道题里面有四道都事先准备过,而且还是由宋庠亲自给他精修过答案的那种,所以基本上就是纯背答案,跟他的考试状态没什麽关系,必然会脱颖而出。

反倒是史论,陆北顾对此有些沮丧不管是归咎于天气也好,状态也罢,总而言之,他在最擅长的方面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宋庠对此颇为不以为然,他认为陆北顾的这篇《中唐论》,既然是在这种高压且身体状态极差的情况下临场写出来的,那本来就不能去跟平日里身体健康且精神饱满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去比较。

当时这位宋相公的原话是「连日大雪,天寒地冻,身处一面开门的考舍与在室外有何区别?谁能在室外冻了两天还写出好文章?彼时头脑都僵了,再加上省试本就紧张,此等情形便是十成功力能发挥六七成已是难得,何必苛求自己?你受影响,其他人难道就不受影响吗?其他人写的也定然是不如平时的。」

陆北顾不知道这话有没有道理,反正他有些当局者迷了,因为一直以来他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礼部省试不是比烂的考试,而是优中选优」。

但今年毕竟情况特殊一点,自庆历以来,礼部省试的考生们还没遇到过下雪天考试的情况,或者说,开封本来是不怎麽下雪的,是近些年冬季气温开始变得越来越冷了。

故此,今年礼部省试肯定大家的发挥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结果是有很大变数的。

不过听了宋庠的分析,陆北顾觉得那篇史论虽然跟自己平常满状态写出的文章比要逊色些,但总归基本功还是在的,稳扎稳打便是拿不到最高档的评分,在所有考生里的排名也定是靠前的。

他的心里安定了不少,下午便来到了虹桥。

一到豆腐铺,陆北顾先麻利地干了会儿活。

他帮着姐姐陆南枝一起把空的板子拿走,又将几板还热着的豆腐端上来码放整齐,又擦拭起了案板上的水渍。

贾安在一旁的小凳上,捧着本启蒙书,似懂非懂地咿呀念着,不时抬头好奇地看看忙碌的舅舅。

陆南枝直起腰,用围裙擦了擦手,然后手往后伸,使劲按住了后腰。

因为常年劳作,她的腰耗得厉害,经常会酸疼,尤其是搬东西的时候。

她张了张嘴,似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问道:「北顾,礼部省试考得如何?心里可有底?何时能放榜?」

陆南枝的声音里带着紧张,这问题她刚才就想问来着。

幼弟虽然年纪还不大,但金榜题名这种事情,有时候错过一次,可能一辈子的人生轨迹就完全不一样了。

陆北顾将布挂到旁边的杆子上,转过身道:「阿姊放心,试题皆在平日所学之中,答得还算顺畅至于放榜,依往年惯例,约莫在二月上旬,尚有些时日。」

礼部省试,毕竟是两千多人参加的大考,再加上判卷子必须仔细,所以哪怕一堆考官锁在贡院里加班加点,没个十几天也判不完。

而他语气平和,既不过分自矜,也无丝毫气馁,让人听了便觉安心。

陆南枝闻言,轻轻吁了口气,眉眼舒展开来:「那就好,那就好。这些日子你就好生歇歇,不用惦记我这边,我一人支应的过来读书本就费神,考完了更该松快松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