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不服来告(2 / 2)
毕竟电影是要赚钱的,花大几亿票房怎麽看都是亏的,
一时间,网络上支持西游降魔篇的人多了起来,周兴驰的粉丝们都在狂欢。
甚至组团到江一锋的微博下面嘲讽江一锋不懂算数。
以此同时,一个网名为「可爱面星星」的周兴驰粉丝,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为什麽这麽多人黑周兴驰》。
这篇文章长达5万多字,描述了周兴驰从童年到出道再到走红的详细经过,为周兴驰多年来的被「黑「做出辩解。
简单来说,就是周星驰不容易,早逝的爸爸强势的妈,贫困的家庭破碎的他,造就了周兴驰自卑敏感的个性,但也磨练出了电影大师的艺术品味和追求。
在江一锋的影响下,《为什麽这麽多人黑周兴驰》这篇文章不仅提前一年面世,还多了控诉江一锋的内容。
【周兴驰总是不厌其烦的说起小时候的事。
他太怀旧了,太重感情了,所以很容易自苦。
「如果我做一部卡通片出来,你会去陪我看一次吗?」
「我爸爸说会陪我看一次的,我非常期待。」
年过50岁的中年男人,大家都在成人世界里争权斗富,他似乎还在迷茫的童年世界里找不到出口,从来没有沾染上中年男人的丝毫猥琐气。
我忍不住想,如果他有孩子,他在孩子的眼睛里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吧。
这是江一锋这个电影商人永远不会有的赤子之心。
曾有人说过,「周星驰只有两个年龄:一个是5岁的小男生,一个是100岁的老人家。」
一方面似老者般通透,一方面如孩童般单纯。
这种仙风道骨又童真禁欲的气质也是江一锋不曾有的。
如果说华语电影里,有谁把商业和艺术融合得最好,在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的同时,还能拍出艺术性的电影,那就只有周兴驰了!
江一锋的电影看似票房高,实则毫无意义,他永远拍不出喜剧之王,也演不出大话西游。
向家对周兴驰是利益上的压迫,江一锋对周兴驰就是赤裸裸的同行嫉妒。
所以他们都在黑周兴驰。
当时有传言这篇文章是周兴驰团队发出来的,但没有实锤。
如今江一锋质疑西游降魔篇刷票房的话题热度爆炸,这篇文章出现后就是火上浇油,彻底点燃了星迷的战斗力。
「我们3亿星迷一人一张电影票,就可以把星爷的电影票房推到百亿之上!星爷需要刷票房吗?」
「江一锋卑鄙小人,嫉妒星爷的才华,我们要抵制他的一切作品!」
「江一锋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你们原谅他吧,他不会算数!」
「你以为星爷是冯晓刚吗,可以随便欺负?星爷的电影是你江一锋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江一锋也不想太得罪人,去深扒行业底裤。
这背后牵扯的利益方太多。
在国内刷票房一般有好几种形式,手写票丶篡改票房数据丶捆绑销售丶双系统销售等等。
这些方式都是院线方深度参与某部影片,一般是他们出品的电影,或者是利益相关方,想要赚更多利益而使用的小手段。
这些手段只是小打小闹。
真正刷票房的手段,是直接用真金白银买票房。
不懂行的人以为1亿票房要花1亿来买,其实成本也就十来个点左右。
首先是5%的电影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这是必须要交的成本。
接下来就是给院线的抽点费用。
一般也不会太高,基本能在5%以内搞定,甚至可以低到2%以下。
一方面这对院线来说,是白捡的钱,不要白不要,买票房占的座位和场次,都是院线没卖出去的空位,属于闲置产能;
另一方面炒作高票房能吸引更多观众看电影,本身也是宣发的手段。
这种炒作手段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有效提升院线收入。
所以院线方是非常欢迎出品方和发行方买票房的。
这些钱看似很多,实际在资本市场可以翻几倍的赚回来。
这还是在西游降魔篇票房后劲不足的情况下。
如果这部电影票房后劲足,大量观众被高票房的炒作吸引到电影院,那前期买票房的成本,就可以通过后面电影票房的收入来覆盖。
甚至是直接从分帐票房收入里扣,帐务上查不出任何问题。
当娱乐资本越发达时,这种玩法就越常规,
未来赵燕子的处女作致青春也是如此。
这部电影注定会成功,无论质量多烂电影的票房都绝对不会低,因为要配合「燕京文化」的股市操作,票房有兜底,没有高票房也能买出高票房来。
现在网吧都有充值活动,充100送100。
你们充值100万,网吧再送100万,瞬间就得到了200万的网吧馀额。
多麽划算的买卖啊!
什麽?你们不去?你们不傻?网吧馀额又不是现金?
那我问你,电影院卖不出去的空位是现金吗?
有些傻子连什麽叫「易逝的闲置产能」都不清楚,就跑到我这里来讲数学,不知道谁给的自信>
既然有这麽多狗跑到我微博下面犬吠,那我在此郑重声明:
本人江一锋,实名认证西游降魔篇有刷票房的行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