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0章 反面教材(2 / 2)

加入书签

李振国板起脸:「少废话,让你戴你就戴,不然就别想看。」

「我看,我看!」小胖子赶紧接过衣物,麻利地穿戴上,问道:「这样行了吧?」

李振国伸手帮他调整帽子,把帽檐往下拽了拽,盖住耳朵,不让头发露出来:「咱食品厂最讲究卫生,掉一根头发进罐头里,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他自己也迅速套上同款工装,只是胸前别着一枚「生产主任」的牌子。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李振国问:「走,你想先看番茄罐头的生产线,还是黄桃罐头的?」

「看黄桃的!黄桃好吃。」小胖子想都没想就答。

爷俩先走进飘着甜香的原料车间,几名女工正围着水泥池忙活,池子里泡着刚从附近果园拉来的黄桃。

李振国指着水池解释:「这第一步叫『预洗」,黄桃表面沾的泥土丶树叶,得先在清水里泡十分钟,把脏东西泡松了。」

接着,他拉着小胖子走到旁边的清洗机前一一机器里的尼龙毛刷正喻喻作响,黄桃在滚筒里来回翻滚,表面的细毛被刷得乾乾净净。

「这是『精洗』,比用手搓得还仔细,你再看那边。」李振国抬手一指,两名女工正握着小刀,飞快地给黄桃去皮去核,「桃皮得削乾净,不然罐头里有皮会影响口感;桃核得挖得圆整,不能留碎核,这样才能保证罐头口感。」

小胖子盯着女工手里刚削好的黄桃,嫩黄透亮的果肉看着就诱人,忍不住想伸手碰,李振国赶紧按住他的手:「别碰!就算穿了工装,也不能直接摸原料。」

爷俩穿过原料车间,迎面是一排白铁皮做的方池,池里的水泛着淡淡的黄色,刚切好的桃块正泡在里面。

李振国留起一勺水,凑到儿子面前:「闻闻,这里面加了点柠檬酸,黄桃一切开,接触空气就容易发黑,跟苹果切开久了变褐是一个道理。

泡在这池子里,桃肉就能一直保持这种嫩黄色,看着才有食欲。」

旁边的案台上,几名男工正用不锈钢切刀把桃块分成四瓣。李振国介绍道;「切块也有讲究,太大了装罐时塞不下,太小了煮的时候容易烂;而且每瓣都得带点桃尖,形状好看,顾客打开罐头才乐意买。」

李振国领着儿子继续往前走,进了灌装车间,车间里的噪音明显大了不少,两台灌装机正「咔嗒咔嗒」地运转看。

传送带上,乾净的玻璃罐一个个排着队,女工们手持长柄勺,从护色池里蹈起桃块,往罐子里整齐码放。

李振国又指着灌装机上的管道:「桃块装完,就该灌糖水了。这糖水是按比例调的,太甜会人,太淡又没味。」

再往前是封口车间,一台半自动封口机前,一名女员工正把灌好的罐头放在转盘上,机器「咔」一声,铁盖就牢牢扣在了玻璃罐上。

封好的罐头被装进铁筐,推到一口半人高的大锅前,工人正往锅里加水,随后把铁筐吊进锅里,盖紧锅盖。李振国介绍道;「这是『高压杀菌」,锅里的压力比外面大,黄桃里的细菌就能全被杀光。」

他又指着前方说道:「冷却后的罐头还要再次检验,查看是否有杂质,封口是否严密,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装箱了。」

最后,爷俩走到打包区,合格的罐头正被装进印着「好滋味黄桃罐头」的硬纸盒里每盒12罐。

小胖子看着墙角堆得像小山似的罐头箱,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爸,看着挺专业,就是不知道味道咋样?」

李振国笑了,从旁边拿起一个刚检验合格的罐头,拧开盖子:「想吃就说,不过吃完得给我们提提意见。」

小胖子拿起一块黄桃罐头放进嘴里,眼晴一亮:「真甜,真好吃,味儿特别正,比你以前带回家的还好吃!」

连着吃了两块,小胖子才停下来,看着父亲说:「爸,我感觉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怎麽不一样?」李振国反问。

小胖子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摇摇头:「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一样了。以前你在京城的时候,总觉得你很累,现在看着你讲这些的时候,好像特别有精神。」

李振国听了儿子的话,心里一阵感慨。

自从来到万安镇罐头厂当生产主管,他确实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这种踏实干事的感觉,是以前在京城罐头厂从未有过的。

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着说:「等你以后长大了就明白了,干自己喜欢的事,就不会觉得累。」

万安镇信用社的主任办公室里,一台老式电扇正左右摆头,「鸣鸣」地吹着风,扬起桌上几张纸的边角。

孙立国端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塘瓷缸子,放到李哲面前:「老弟,喝点这个,降降暑气。」

李哲坐在沙发上,伸手接过来,缸子里是红乎乎的绿豆汤,飘着几颗没捞乾净的绿豆,他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忍不住笑:「孙哥,您这是改口味了?以前总见您泡浓茶,现在换成绿豆汤了。」

「这天气,喝茶哪有喝绿豆汤痛快!」孙立国也坐到沙发上,随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泡壶茶越喝越热,等茶放凉喝,又没那股子茶劲了;这绿豆汤煮好晾着,啥时候喝都解渴。」

「可不是嘛,村里人干活离不开这个。」李哲点点头,他以前也没少喝绿豆汤,下地干活谁家不备点,只是他不习惯放糖。

孙立国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装订好的资料,递到李哲手里:「老弟,你瞅瞅这个一一这是第二批种植户买棚膜的贷款批额,这是第三批挖地基的,没问题我就签字了。对了,第四批的贷款也快下来了。」

李哲接过资料,一页页仔细翻着,目光在名单和金额上慢慢扫过。

翻到第三批贷款名单时,他的手指顿住,眉头轻轻皱了起来,抬头对孙立国说:「孙哥,第二批没啥问题,正常批就行。第三批先批一半,剩下的先卡一卡。」

孙立国愣了一下,身子往前倾了倾,声音压低了点:「咋了?是种植户跟咱公司闹矛盾了?」

「矛盾倒算不上,就是有点贪心不足。」李哲把资料放到茶几上,指尖轻轻敲着纸面,「前段时间不是下了场暴雨嘛,把村里人吓坏了,现在他们担心种大棚再遇到天灾就想着让公司兜底一一说要是真因为极端天气大棚赔了,四季青公司得给他们赔偿。」

「这叫啥道理!」孙立国一下皱紧眉头,语气也沉了些,「别人带着你挣钱,还得帮你扛天灾风险?哪有这麽不讲理的!」

「有些人就是这样,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就想把风险全推给别人。」李哲笑了笑,语气平静,「我寻思着,先卡着一半贷款,太顺利了他们不知道珍惜,又该瞎琢磨了。」

「你说的没错。」孙立国露出赞同的神色,随后追问:「那卡完之后呢?」

「批还是要批的,咱还得指看跟他们合作种大棚挣钱。」李哲从兜里掏出钢笔,在第三批贷款名单上圈出「赵大山」「陈老」等几个种植户的名字,「不过这几个领头提要求的,我准备终止合作,他们的贷款资格直接取消。」

孙立国凑过去看了眼名单,心里有点担忧:「这赵大山和陈老都是大营村的,要是他们知道贷款被取消,后悔了闹事咋办?」

「孙哥您放心,大营村王支书是铁了心支持种大棚的,村里民兵大半都跟着我干,还有本村丶邻村几百个种植户都想跟着咱种蔬菜大棚赚钱。」李哲喝了口绿豆汤,语气里带着点笃定,「他们真敢闹事,不用我出手,其他种植户先不答应。」

李哲心中暗道,村里人最是会看眼色,欺软怕硬;自己不找他们麻烦就不错了,他们哪来的胆子。

孙立国想想也是,现在大营村周边几百户人指着四季青公司挣钱,真有人敢捣乱,不用李哲说,其他人就得站出来拦着。

他点点头,拿起笔在名单上做了个标记:「行,一会我就让人取消他们的贷款资质。」

李哲取消这些人的贷款,不是跟这几个人斗气,也不是小心眼。

要是这次轻轻放过,没点实打实的惩罚,以后指不定还有多少人跟着学,觉得「闹一闹就能提要求」。

有时候,树立一两个反面教材,比说一百句道理都管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