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2章 落空(节日快乐!)(1 / 2)

加入书签

第282章 落空(节日快乐!)

清晨,大队的院墙头上,新贴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红纸标语。

广播室里传来响动,村里的大喇叭随即响起。

喇叭中先传出《东方红》的前奏,接着便传来村支书王铁头略带沙哑的声音:「今儿个是建军六十二周年,向咱村的老兵丶民兵和军属们问好!

上午九点在大队部开座谈会,大伙儿都来热闹热闹!」

话音落下后,《闪闪红星》的旋律再次响起,混看远处的鸡鸣,在由埂间久久回荡。

村西头,孙强家。

孙强听到广播时刚吃完饭,他抹了一把嘴,站起身说:「时间差不多了,我走啦。」

孙强媳妇连忙叮嘱:「他爹,你到了那儿可得认真听,要是有不认识的字,别不好意思问人。」

「放心吧,我晓得。」孙强穿戴整齐,整理了一下衣服,随后拿起一个崭新的本子和一根铅笔。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邻居赵小五端着碗吃饭。

赵小五见孙强一瘤一拐地出门,便笑着招呼:「孙哥,今年咋这麽早就去大队啊?」

每年8月1日,村里人都会去大队凑热闹一一听老兵讲抗战故事时,满屋子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半大的孩子们也不吵闹了,趴在门框边跟着听:

到了下午,还有文艺队来表演秧歌和样板戏选段,大队院子里丶代销店周边到处都是人,热闹得很。

赵小五也喜欢去凑这份热闹,可现在还不到八点,实在没必要去这麽早。

孙强笑着回应:「今年不去大队了。」

赵小五愣了一下,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本子上,异道:「孙哥,那你这是要去哪啊?

咋还带着本子和笔?」

「哈哈,四季青公司要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今天是培训第一天,我早就盼着这日子了,不得早点去?」孙强说完,便径直往村外走。

赵小五愣了片刻,转身跑回了家。

孙强拐着腿往村北走,走到半路,看见王二麻子也从自家胡同里拐了出来,他布满老茧的手上,同样拿看一个本子。

孙强见状,打趣道:「你这手指头可比铅笔粗多了,能握得住笔吗?」

王二麻子笑着回:「俺好歹初中毕业,你也就念到高小,还好意思说俺哩。

「哈哈—」

两人相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人结伴往村北走,路上遇到的相熟种植户越来越多一一有的扛着小凳,说是怕培训时没地方坐;

有的手里着皱巴巴的纸,上面记着自家大棚遇到的难题,想趁培训问个明白;

还有的一边走一边崂嗑,说着自家大棚的修建进展。

所有人脸上都挂着欣喜,话里话外都是对培训的期待,那股热闹劲儿,就像过年时串亲戚一样。

很快,一行人到了村北。

看着那座比村委会还气派的食堂,众人脸上都多了几分自豪一一很多人都参与过食堂的修建,搬砖丶和泥丶砌墙,这食堂能建成有他们的一份力。

此时食堂已经装好了门,门口正排着队。

孙强和王二麻子好奇地往前张望,不知道前面在忙活什麽。

孙强留下来排队,王二麻子则跑到队伍前头打听,见到门口站着赵铁柱和王大庆,两人正核对名单一一只有和公司签约的种植户,才能进去参加培训。

「哟,还挺正规!」听到这个要求,孙强不仅没不高兴,胸膛反而挺得更直了。

他可是第一批跟四季青公司签合同的种植户,这份身份让他格外骄傲。

因为都是本村或邻村的人,彼此都熟悉,核对姓名的速度很快。

到了孙强和王二麻子这儿,赵铁柱连名单都没看,直接摆手让他们进去:「快进吧,里头都快坐满了!」

这份优待,让两人心中愈发舒坦,对四季青公司也多了几分归属感。

当然,也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想混进去,都被赵铁柱和王大庆拦了下来,只能站在食堂周边,着脚往里面瞧。

食堂内更是热闹,屋顶上挂着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四季青公司第一届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

除了来参加培训的种植户,四季青公司的员工也都聚在这里:有的忙着搬桌椅;有的在队伍旁维持秩序,指引种植户找位置;还有的帮看分发提前印好的资料。

李哲丶陈守耕丶朱益民和周青禾正聚在一起说话,偶尔有种植户过来打招呼,李哲都笑着回应,叮嘱他们先找地方坐。

过了一会儿,眼看快到八点半了,李哲转身对身旁的金百万说:「金哥,人来得差不多了,咱们开始吧。」

一旁的老李插话道:「我瞅着外面还有种植户陆续进来,要不咱们再等等?」

李哲摇摇头:「不等了,以后培训也得守这个规矩,只能是人等课,不能让课等人。

要是今天开了等的头,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你等着瞧,再过一个小时人也未必能来齐,不能惯着这个毛病。」

陈守耕老师点点头,附和道:「没错,做事情就得有规矩,这样才能把培训办好。」

见陈老师都这麽说,老李也没再坚持。

金百方走上临时搭建的讲台,目光扫过台下的种植户,清了清喉咙说:「大家安静一下。今天是咱们公司第一届大棚技术培训班,我跟大家说几句实在话。

大家伙儿都是种地的老手,一辈子习惯了靠天吃饭,现在咱们改种大棚,讲究的是『夏菜冬卖」,这路子肯定能赚钱。

但大棚种植的技术,和咱们以前种露天菜不一样,我希望大家能虚心学丶认真听,有不懂的就问,别不懂装懂,更别拿以前的老观念套在大棚菜上。

要知道,大棚里的温度丶湿度都和露天不一样,要是还用老法子种,很可能会减产,严重的话,菜苗都得冻伤冻死。

我要说的就这些,现在请京城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周青禾一一小周老师给大伙儿上课,大家鼓掌欢迎!」

「啪啪—.」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周青禾抱着一资料站起身,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紧张。

走到讲台中央后,她先把手里的育苗器和几株嫩绿的菜苗放在桌上,开口说道:「同学们好,我今天跟大伙儿讲的课题是『大棚蔬菜育苗技术」。

为啥先讲育苗?

因为咱们种大棚菜,苗就是根本;要是苗长得弱丶带着病,就算棚子搭得再结实,后续也难有好收成。」

说到这,她拿起一个报纸做的育苗器:「这是我前几天育苗的种子,正式育苗前,得先泡在温水里催芽,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五十度左右正好;

催芽后再放到育苗器里,育苗的土得提前配好,回头我告诉大家详细的比例。

咱们农户家里常见的塑料盆丶旧木箱,甚至旧报纸糊的盒子,只要消过毒,都能当育苗容器,不用额外花钱买设备。」

话音刚落,就有种植户举起手:「小周老师,俺家去年自己育的苗,刚长出来就烂了,是不是土的问题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