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1848年的宣言与寄往法国的作品(1 / 2)
第180章 1848年的宣言与寄往法国的作品
总得来说,在1845年这个时间点,想要在欧洲有些国家弄到一个爵位并不是什麽很困难的事情,最简单的方式无疑就是花钱,像在奥地利和西班牙这种国家财政紧张的国家,完全可以靠大额贷款或者国债认证来换取爵位,大概两万英镑就能搞到一个公爵头衔,四千英镑就能搞到一个男爵头衔。
英国和法国同样如此,只不过成本无疑要更高,而且还得各种打点,有些想通过官场来晋升的,往往需要贷款上班,支出要远远大于收入。
哦对,这一时期买爵位记得避开老法,只因1848年一来,革命老区老法又当起了急先锋,革命成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法律层面上废除了贵族的所有特权。
不过说到底,对于真正想进步的人来说,爵位本身不重要,爵位里面所包含的含权量才是真正需要考量的东西,就是不知道将军在这一块是怎麽想的.......
对于这个问题米哈伊尔并未思考太久,毕竟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谓是接而至,米哈伊尔一时之间完全闲不下来,首先找上米哈伊尔的便是颇为兴奋和激动的涅克拉索夫:
「米哈伊尔,我就直接进入正题吧,你什麽时候能把俄语的《八十天环游世界》拿出来?
不瞒你说,自从屠格涅天带看一堆东西回到圣彼得堡后,我花钱在圣彼得堡的各种报纸上都刊登了你在巴黎的新闻,这下子好了,不知道有多少新读者都在给我们杂志写信,说只要能够连载这部在巴黎大火的小说,他们绝对会订阅我们的杂志。
之前流失掉的那些读者在如今的这股声浪面前简直不值一提!保守估计,这下子我们杂志的订户估计要来到四千以上了,这样都快是目前的《祖国纪事》的两倍了!我敢打赌,那位克拉耶夫斯基先生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估计都要气的晕倒过去了。
哦对了,你这部小说在巴黎是每天都连载的对吧?那在我们俄国就完全不用着急了,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连载它都行!」
米哈伊尔:「?」
什麽叫在俄国就完全不用着急了?
把俄国人当波兰人整是吧?
涅克拉索夫你这家伙真是越来越有商业头脑了.:
对于涅克拉索夫的这一提议,米哈伊尔并不是太认可,毕竟连载的太慢的话,读者的怨气往往都是冲着他来的。
而在跟涅克拉索夫表示会尽快的同时,米哈伊尔还顺带让涅克拉索夫帮忙联络一下英国的出版商,虽然他的稿子还在准备,但先接触接触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随随便便投过去又怎麽可能轻易成功?
即便是在后来,阿瑟·柯南·道尔也是被退稿了好几次才终于得以发表,而发表之后不久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那麽放在今天,所谓的侦探小说无疑就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想必英国的出版商也不一定有多少人敢于尝试。
这种情况下,提前联系好人找好关系无疑能够让很多事情更加顺利,事到如今米哈伊尔当然算是小有名气,而小有名气肯定也有小有名气的打法。
另外就是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学界跟英国文学界也并非完全隔绝,早在四十年代初期,俄国这边的《祖国纪事》其实就已经连载了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的部分内容,毕竟作为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顶流,狄更斯老哥还是很有牌面的,不然也不至于作品刚出版就被美国盗版过去。
换而言之,米哈伊尔拿出来的这些小说估计迟早也要被盗版过去,那样的话还真算是用一种别样的方式在老美那边积累名声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正处于刚起步不久的阶段,得益于被公认为「美国文学之父」的华盛顿·欧文的努力,他的代表作《见闻札记》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传统,其中《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等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和本土题材,首次使美国文学获得国际声誉。
如今这个阶段美国文学值得一提的人物便是影响了后世许多作家的爱伦·坡,再后面一点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则是被林肯称作「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的斯托夫人,她于1851创作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可谓是影响巨大。
当米哈伊尔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面前的涅克拉索夫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愣,接着便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向了米哈伊尔。
联系英国出版商?米哈伊尔又想干什麽?
稍微想了想之后,涅克拉索夫果断选择停止继续想下去,关于米哈伊尔的想法一直很多这件事涅克拉索天他们这群人向来都是知道的,毕竟哥几个没事闲聊吹牛逼的时候总归是会讨论到文学丶
哲学丶小说和诗歌之类的,而一旦讨论到这些内容,他们其实总能从米哈伊尔嘴里听到一点新东西。
这种情况下,米哈伊尔搞出什麽新东西似乎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但是米哈伊尔你这家伙,你这麽努力是想让我们死吗?
倘若米哈伊尔知道涅克拉索夫的想法,米哈伊尔只想说他要是不努力那才是真有可能要死了.::
当然,像这一次的话,米哈伊尔准备等自己去了英国好好待几个月,并且重新阅读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再做打算。
毕竟像《八十天环游世界》这种小说尚且能用科幻幻想和资料来应对,但伦敦的侦探这一角色,那可真得好好实地考察一番了。
另外到时候都去欧洲了,米哈伊尔确实也能顺路去布鲁塞尔一趟,见证一下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和那篇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宣言的诞生,那将是另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的重要起点。
而说回现在的话,听到米哈伊尔的要求的涅克拉索夫当即就点了点头,随后想到了什麽的他突然就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最快的办法肯定还是直接去找克拉耶夫斯基先生,他在这方面的人脉确实雄厚,但他现在生气都来不及,又怎麽肯帮我们这个忙呢?」
「这件事不着急,慢慢来就好。」
在这麽回答了涅克拉索夫之后,没过两天,米哈伊尔就正好在上学的途中偶遇了《祖国纪事》
的老板克拉耶夫斯基,虽说现在两家杂志不太对付,但作为优势方的米哈伊尔无疑是心态良好,当即便抬了抬手跟衣冠楚楚的克拉耶夫斯基打了个招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