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 销量与毕业时的诗歌(2 / 2)

加入书签

让米哈伊尔来说的话,他觉得这种安排其实还挺合理的,毕竟普通的本科生他写得出正经的论文吗?

当然了,参考后世,硕士写出一坨出来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说回现在的俄国,在本科阶段过后,可以通过加修一两年然后提交独立论文,通过答辩之后即可获取硕士学位,

老车在之后就将是如此,本科毕业之后先回他的老家教了一两年书,结了婚后才再度迁往圣彼得堡,眼着日子有点过不下去,老车便准备读个硕来缓解一下压力。

正是在这个时候,老车写出了他的成名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即作品中体现了唯物主义艺术观,这对尼古拉一世后期死气沉沉的唯心主义艺术观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一直被压着,直到尼古拉一世死后才正式通过答辩。

总之米哈伊尔应对这样的考试并不算吃力,而在最后这段时间,他与其说是在费力备考,倒不如说一直在跟他在大学期间熟识的同学们交流着什麽。

对于遥远的未来,米哈伊尔并不迷茫,但对于其它很多大学生来说,大学毕业之后,他们的人生便仿佛处在了某个真空地带,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落实到了具体的生活上面未必有用,真要面对现实的话,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他们的家世到底如何,能给他们做出什麽样的安排。

即便有所安排,谁也不清楚自己未来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是要在一个庸常的位置上干到死还是能够迎来新的变化,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老车,能够凭藉着才华从一个教书匠走到万众瞩目的位置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俄国的年轻人们喜欢参与到某些宏大叙事当中乃至直接参与革命也并不难理解。

而跟米哈伊尔已经熟识起来的这些人,既有此前在课堂上阅读《多馀人》并且同米哈伊尔相遇的贵族青年叶甫盖尼,他即将在家里的安排下进入政府单位参加工作,他依旧相信自已能够在俄国的行政部门当中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也有神职家庭出身,未来应该是回自已老家当一个教书先生的矮小青年亚历山大,他对米哈伊尔偶然间聊到的教育理念似乎很有兴趣。

再就是并不想做些什麽,只是单纯喜欢诗歌和文学的贵族少爷鲍里斯,还有商人阶层出身,毕业之后即将回家继承家业,然后跟着他爹到处跑做些小生意的梅德维德........

不同的人似乎都有不同的打算,而即便他们中很多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迷茫,对于那些特别迷茫且并没有太多出路的,觉得对方人还不错的米哈伊尔有时也是顺嘴说了句:「未来我这里说不定还需要一些人跟我一起做事。」

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当然还是米哈伊尔未来确实准备投资一些东西,就比如兴办一些学校丶医院,亦或者是别的一些东西,到时候肯定是需要人手的,甚至说现在就需要,巴黎那边最好还是要有几个人帮米哈伊尔处理一些事务。

而不知道为什麽,当米哈伊尔的同学听到他这麽说的时候,有些人竟然不自觉的有些颤抖,还颤颤巍巍地说了句:「像我这样的人,真的能同您一起干大事吗?」

米哈伊尔:「?」

教书什麽的好像也算是在干大事吧.:::,

就在这样的一些事情当中,米哈伊尔度过了自己在圣彼得堡大学的最后一段时光,毕业考试也是相当顺利,甚至顺利到了米哈伊尔认为法学系的教授是不是收了什麽人的贿赂,总之问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也没有涉及到一些具有争议的话题。

总之就这样,在一种颇为和谐的氛围当中,米哈伊尔通过了自己的毕业考试,而就在通过考试的这天,来围观他和跟他说话的学生似乎格外的多,毕竟大概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清楚,这或许是他们跟米哈伊尔这位作家最后一次见面。

本来米哈伊尔还在跟身边的一些人说话,但随着人群的一次又一次翻涌,米哈伊尔不知不觉间就被推到了人群当中的最高处,而像这麽多的人,米哈伊尔显然无法一一进行回应,至于发表一番演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估计要不了多久,闻讯赶来的教师丶学监亦或者是其他人就要开始疏散人群,于是在最后的这点时间里,想到自己即将面对新的挑战也想到别人或许也是如此的米哈伊尔抬了抬手。

即便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他要做什麽,但躁动的场面还是不自觉的就安静了下来,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米哈伊尔用清晰有力的声音念出了一首名为《野性的意志》的诗歌:

「我喜爱这样的比试:

所有人都凶狼而骄傲。

愿我的敌手是猛虎和鹰鹫!

愿一个高傲的声音唱道:

「这里是死亡,那里是监狱!」

愿黑夜,黑夜本身同我奋战!

我狂奔,一一身后有人倒下,

我大笑手中紧握套索愿飓风把我撕成碎片!

愿所有敌手都是英雄!

愿盛宴以战争告终!

愿世间只有两样:

我与世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