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大侦探米哈伊尔与济贫院(2 / 2)

加入书签

那麽不进会怎麽样?

在这一时期大概率会饿死丶冻死在外面。

而就算你死活想当个乞巧,我大英帝国的警察难道是吃素的吗?直接逮捕!

这一时期英国的劳工市场在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同时,还得补上一句:「你不干那就得免费劳动继续干!」

也正如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写的那样:「从此,他就是一个由教区收容的孩子丶

贫民习艺所的孤儿丶吃不饱饿不死的卑微苦工,注定了要在世间尝老拳丶挨巴掌,遭受所有人的歧视而得不到任何人的怜悯。」

米哈伊尔虽然刚来伦敦没几天,但在有些地方已经见识到了这几乎没有下限的政策的威力,也正因如此,他在他接下来的一篇圣诞小说里确实会增添这一情节。

这里要说的是,米哈伊尔的圣诞图书说是图书,倒不如说更像一个精美的小册子,毕竟主体内容也就两篇短篇小说,一篇极为凝练,另一篇在改编后字数有所增多,但基本内容也没什麽变化。

比起狄更斯1843年出版的《圣诞颂歌》差不多要少三分之一的内容。

而想到这里,米哈伊尔便一边观察着伦敦的大街小巷和路上的行人,一边朝着他在伦敦这边合作的出版商那里走去。

在这一路上,米哈伊尔也时不时地回想起自己观察到的细节,然后试看简单做一下推导。

毫无疑问,米哈伊尔已经正在做连载福尔摩斯的准备,差不多就是在圣诞节之后,米哈伊尔便要在伦敦挑一家合适的刊物了。

而琢磨着这些事情的时候,米哈伊尔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来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等到出版商艾略特发现了米哈伊尔之后,尽管他已经见过米哈伊尔几次,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忍不住看向米哈伊尔这身颇为怪异的衣服。

不过该说不说,出版商艾略特觉得这身衣服在这位年少成名的作家身上确实有一种格外特殊的气质,当然,更多的还是这位年轻人的长相着实很不错,难怪听说他已经跟半个巴黎的贵妇们都发生关系了......,当出版商艾略特观察米哈伊尔和浮想联翻的时候,米哈伊尔也是看了这位出版商几眼,接着便冷不丁地开口问道:「您今天是走路过来的吗?」

「哦?」

听到米哈伊尔这麽说的艾略特微微一愣。

如果说这种程度还算不了什麽的话,那麽米哈伊尔接下来的话却是让这位出版商感到一阵凉意。

「您是从芬特兰大街走过来的?应该没错..:::

艾略特:「

有些事情显而易见,他并不经常走路过来,至于从芬特兰大街走过来就更是少有的事情。

一念至此,艾略特只觉得那双微微被猎鹿帽遮掩住的眼睛简直像是有什麽魔力一般,被这样的眼睛盯住的他只感觉屁股凉溅的。

这位年轻的先生莫非有跟踪别人的怪癖?

正当艾略特这麽想的时间,米哈伊尔却是已经给出了异常简单的回答:「您的鞋子可实在是不太乾净,坐马车的话应该不至于这个样子。至于芬特兰大街,则是在此基础上......」

听到米哈伊尔那格外简略的回覆的艾略特:「?」

虽然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怎麽感觉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后,尽管艾略特还是没法形容自己的怪异心情,也没法形容米哈伊尔此时此刻堪称神奇的表现,但由于还有正事要处理,艾略特只能是让自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接着便颇为兴奋地谈论起了米哈伊尔前两天寄给他的小说:

「米哈伊尔先生,您的第一篇小说是如此的精妙!尽管篇幅很短,但它或许比一些长篇大论的小说要有力量的多。我相信伦敦的市民们会喜欢这样一篇圣诞小说的,它很适合在炉火边念给家庭成员们听......

再就是他一个俄国人竟然真的能连跨好几门语言,还能写出如此精妙的英语小说?!

莫非他其实具有英国血统?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英语教育?

当艾略特暗自揣摩这件事的同时,也是称赞了米哈伊尔的第一篇小说许久,不过谈到第二篇小说的话,艾略特多多少少就有些尴尬地提醒道:

「不过米哈伊尔先生,您的第二篇小说当中那些有关济贫院的情节是不是有些敏感?

我担心这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太好的反响..:::::

,「哦?」

米哈伊尔反问道:「为什麽呢?难道我写的不是英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吗?还是说我写的不够真实?」

艾略特:「...

就是说您没事写这麽真实做什麽.:::

而且为什麽您一个外地来的作家刚来伦敦就要谈论这种话题啊?!

这位年轻的先生胆子大的没边了,也不知道在俄国又是个什麽样子.

虽然还是觉得有点不妥,但面对米哈伊尔的坚持,艾略特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