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孤狼复仇者(2 / 2)
不过纪一也没时间继续在佐藤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了,距离第一枚炸弹爆炸的时间不多了,今天必须通宵,得赶在给呆呆兽们分配任务之前,先在广对班内部把事情授清楚。
「事情起于七年前的爆炸案,两名岁徒在两栋高档公寓内安装了炸弹,禁止警方疏散人群,并要求十亿元的赎金。」时间紧迫,诸伏高明都没时间念古文了,「其中一枚炸弹被拆除,但第二枚因为结构复杂,当时的爆炸物处理班无法在期限内完成拆除作业,所以警方答应了列徒的要求。」
「两枚炸弹,结构不同?」越水七打断,提问,「这很不寻常。」
「是的,我想这可能和两名犯人的关系有关联。」纪一示意诸伏高明继续说,「先说完。」
「很幸运的是犯人遵守了诺言,停止了第二枚炸弹的计时。」诸伏高明点头,继续说,「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半个小时后,犯人再次打来电话,他问『炸弹的计时器还在跳动,这是怎麽回事?」
「于是,警方立刻意识到犯人在电视上看到了延迟的播放画面,误以为事情还没有解决,同时,他们认为这是诱捕对方的机会。
「但是很可惜,当他们定位到对方位置后,在追捕过程中犯人遭遇车祸当场去世。」
「犯人的动机毫无疑问就是为了替死去的同伴向警方复仇。」大和敢助说道,「所以他在之后每一年的纪念爆炸案中,都选择诱饵+真实袭击的模式,逼迫警方通过他故意发送的挑战信找到第一枚诱饵炸弹,然后为了第二枚炸弹的地址选择自我牺牲,可是,如果是这样,三年前他为什麽完成后停下了?」
「因为他在双人作案中,属于团队里的从属成员。」纪一回答,「很显然,死去的犯人仍然保留有基础的道德底线,能够拿到钱,他就并不希望造成更多的无辜伤亡,因此他们非常少见地遵守诺言停止了炸弹计时,甚至更在之后误以为炸弹出现故障没能停止时,主动联系警方。这一连串有经验的犯人都知道极为冒险的举动却没有在团队中引起纷争,说明毫无疑问他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再结合两枚炸弹,一枚相对简陋能够被拆除,而另一枚极度复杂精妙。
「这显然是一组犯人偏向「师徒」类的主从关系。」
「因此,在主导者人格的犯人因为警方的计划意外去世后,他的人格状态迅速从从犯转变成了以曾经的主导者为圣像的独狼式复仇者。」上原由衣继续分析,「也正是因为独狼复仇者的心理状态,他形成了长期仪式化行动的内核动机。
「他不再软弱地依附活人,而是依附曾经导师的幻象。形成了一种「替代性依附」既延续了服从者心理,又让他能把行动合理化。每年发挑战信,这其实也是某种自我规训,本质上,他仍然是服从者,只不过服从的对象从人变成了象徵,变成了每年在这一天进行爆炸袭击的仪式性规则。」
「这样,也可以解释他三年前完成最后一次袭击后停下的原因。」寺林省二接过话,「在那时,他可能认为多年复仇已经足以『拷问警方良心』,导师的死已经得到了纪念,警方永远不会忘记他所造成的一切。从而在心理上暂时达成了一个闭环。同时,长期复仇消耗巨大,且孤独感累积。他可能因为本质上的服从者性格在那一刻感到再做下去也没有意义,所以他陷入了犹豫与停顿。在这之后,服从者性格的软弱重新占据了主导,让他暂时停止了复仇。」
「凶手在三年前的挑战信中,选择用圆桌骑士和极具复仇情绪的措辞,虽然这涉及到他的暗号内容,但是用于暗号替代的象徵则来自他自己的选择,这毫无疑问暗示了他在通过所谓的骑士道把自己定义为具有高贵,仪式化的正义化身,借用骑士精神来暗示暴力的正当化,同时为自己把导师死亡建立神圣化的意义。
「而圆桌骑士在神话叙事逻辑中典型象徵的『履行契约」,则反而更进一步体现了他典型的从「服从者』开始转变的心理,藉由神话叙事,让自己从心理层面摆脱「冷血炸弹客」,同时,以象徵与故事来支撑自己的行动以避免陷入服从者性格中软弱的空虚感。」
诸伏高明把凶手的预告信贴在白板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