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朝会,瓜分勋贵(1 / 2)
第169章 朝会,瓜分勋贵
宋靖案结束后,第一次朝会开启。
再一次的,他也上朝了。
但不同于入大理寺前的那一次,几乎所有人都恐惧的躲着他,生怕走得太近被误会。
此刻拥簇宋靖的人,不比江南士族领袖孙司徒少。
其中不乏一些二品大员,也是作为陪同的角色。C位的主角宋靖,无论身边来几个人,都是绝对居中。
「宋侯爷,你瘦了。」旁人关切道。
「能活着出来就不容易啦。」宋靖摆了摆手,笑着说。
「事情都已经查明,府君确实是无过责,那日后,便是一路坦途了。」身旁一人压低声音道,「听说这尚书台仆射的位置,是府君的了?」
「有这事?」听到这个,一人不解道,「那原仆射齐大人呢?提大理寺卿了吗?」
「应该是吧。」
「这变动,还真大啊。」
众人全部八卦的都看向了宋靖。
而他,则是做出一些意外,仿若不知情:「我这些天都在家里,哪也没去,还真不知道。」
「哎呀,肯定是真的。我们可以问一下欧阳大人,他绝对知道。」
「咦?欧阳大人呢?」
宋靖的热灶,来烧的人不少。
没烧的人,则是更多。
一些是无党无群,一些是出于派系,另外的则是,有更加高级的圈子。
荀候赵伦,赵湘之父。淮侯赵烈,赵毅之父。以及被削去职位,成四品中郎将的冉进。
三人同行。
其中小一辈的冉进侧于一旁,十分恭敬。
「寻若还是病着吗?」赵烈问道。
「自从他儿子武威战死后,就一蹶不振了。这些天,听说是好一些了,但似乎也无心上朝,好几次都告病。」赵伦道,「小儿子继承了其兄官职,还在守灵呢。」
「吴国公今日也没来啊……」赵烈感到一丝的压力。
钦州勋贵,总共九大家。
国公:离国公吴氏,漳平国公陈氏。
诸侯:两赵,华,夏,冉,韩,萧。
在京的只有离国公,两赵,韩,冉。
可现在,韩远一家人生病的生病,守灵的守灵,基本上游离于政治之外,离国公又不知为何,没来上朝。
这剩下的几个,冉进被贬了,赵伦的儿子赵湘打了败仗……
历史转折中的勋贵集团,前路迷茫啊。
「令郎在吴王殿下那里,现在可是红人。」赵伦没有办法,只能求助于赵烈,「能替我儿子说上几句话吗?这事,只要殿下一句话就能过去呀。」
「可我做不了他的主……」赵烈颇为纠结,「凡事,他得请示殿下。」
「哎……」赵伦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他真的不好主动去找吴王。
勋贵族长掺和党争乃大忌。
「二位叔父,我想这事,找其馀人可能更方便。」这时,冉进开口道。
两个人一愣,接着默契的看向了身后,远处新晋的侯爷,宋靖。
宋靖这个侯,他们根本看不上。
他们这些纯血种世袭侯爵,才是真正的大虞主人。
但不得不承认一点,找他还真的有用。
朔风台前幕后的人,都是宋时安。
六殿下的意思,就是宋时安的意思。
关于这一战,现在吴王的意思,也是六殿下的意思。
因此可以直接说,宋时安能决定赵湘的命运。
「那我去找他,让他替湘儿说句好话……」荀候正有这种想法。
但一把的,被赵烈抓住了胳膊:「我们钦州人,怎麽能去求人?」
「可是,湘儿的命运可掌握在宋时安手里。」赵伦为难的说道。
「不,他的命运跟宋时安无关。」赵烈提醒道,「不管此仗大小,输了都不至于彻底把你家的兵权夺了。陛下也会念及旧情,小惩大诫。」
「……」
赵伦也反应过来,自己是被这一场大败仗蒙蔽了,要是输一次就踢出局,勋贵能传这麽多代吗?停下脚步,他喃喃道:「也就是说,只要没人弹劾,全凭陛下决断的话,不至于将他彻底踢出军营?」
「宋时安,只要不使坏,你儿子就没事。」赵烈肃然道,「而要是他使坏,自己赢了功劳不够,还想打压别人,那就是与我们钦州人为敌。」
一下子,思路就开阔了。
从需要讨好宋时安,变成了宋时安你最好不要得罪我们。
不说话,才是本分。
「如若是陛下裁决,应该会以兵败后竭力守城为由,让他日后将功折过……」
赵伦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因为他失去的不只是职务。
还有好几千的赵家私军。
要是自己家里没有一个在军队里,那这笔巨大的财产,等同于蒸发了。
哪怕这好几千的私军,大半都在朔风,成了魏忤生的,可京城禁军中还有接近一千五百人。
这就是赵伦在朝堂之上说话的底气。
两位叔父,身上依旧带着勋贵的荣耀和高傲。
但一旁的冉进,很担心。
因为他见过,真正的宋时安。
位高权重的老辈子觉得,宋时安在不该说话时闭嘴是本份,可如果是宋时安,只有一个想法——你们不来讨好我,那就往死里弄你们。
「是啊,打一次败仗就不用我们,日后指望谁来拼命?」
荀候愈发的通透。
想得,也愈发的美好。
………
「平身。」
太元殿上,百官叩首后,皇帝平和开口,陆续起身。
早会,开始了。
还未切入正题,司礼太监喜公公便对皇帝说明道:「离国公,尚书令身体有恙,不能来朝。」
「嗯。」
皇帝很平静,不过百官却感到有些微妙。
实际上的文武官员之首,今日都不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