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是笨,是其心可诛(2 / 2)
「漕运也就没那麽重要了!」
沈叶的一番话,让乾熙帝眼前一亮。
虽然太子说的办法,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却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他是站在另一个高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就超过了不少的大学士。
「粮食产量不好提啊!」乾熙帝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沈叶随口道:「红薯虽然不能和小麦一样当主粮,但是它胜在量大,管饱,绝对能够解决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
「这样也能够增加不少粮食的供给。」
「说实话,儿臣觉得,朝廷这些年,虽然一直说,要重视农桑,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去下大力气!」
「重视农桑不应该是每年祈福,祈求什麽风调雨顺,而应该培育良种,寻找最优的种植方法·.」
如果没有试种的红薯,乾熙帝觉得太子这纯粹是夸夸而谈,但是此时有红薯的事情打底,他是真真切切地知道了良种的好处。
乾熙帝轻轻的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件事儿你回头写个条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沈叶说的这些话戳中了乾熙帝,这一次乾熙帝不但对沈叶的态度出奇的好。
甚至在沈叶临告退的时候,还难得地笑着道:「我已经告诉了陈廷敬,让他管好自己下面的人3
「此事,你不必太忧心。」
看着有一种想要表功的乾熙帝,沈叶很想说,这种事情,我用得着害怕御史言官的弹劾吗?
不过,乾熙帝既然像表功一般的和他说这些,他也只能笑着应了下来。
随着太子的悠然离去,乾熙帝陷入了沉吟之中。
他的神色中,有欣慰,有欣喜,还有一丝隐藏的忧虑!
太子睿智如自己,这很好啊!
可是,朕还想像太祖一样,活到七老八十呢!
陈廷敬对于乾熙帝的安排,落实起来也很是麻利,他几乎是挨个和那些下属一一进行了谈话。
而且这次的谈话,他也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尽管还有些下属心里不服气,但是被他循循善诱了一番之后,还是表示,要给他这个左都御史一个面子,不再弹劾太子。
陈廷敬心里很清楚,所谓给他一个面子,实际上还是有些人打了退堂鼓。
毕竟这被弹劾的是太子!
而他陈廷敬出来处理这件事情,聪明人应该能猜到,这后面可能会有乾熙帝的授意。
如果乾熙帝不点头的话,那麽他这个左都御史是不会出面帮着太子收拾烂摊子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陈廷敬心里还是高兴的。
毕竟,他完成了乾熙帝交代的任务。
而乾熙帝对于这件事情,也就不会再责罚,
不过陈廷敬不知道的是,虽然有不少人表面上同意了他的安排,但是在暗地里,却有人在蠢蠢欲动。
比如挑起这件事情的俞长盛,在听了陈廷敬的劝告之后,就来到了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宅。
这小宅名义上是他的一处外宅,养着一个从扬州送来的歌姬。
但是实际上,这里却是俞长盛和他上面人联系的地方。
刚刚回到住处,那平日里对他百依百顺的歌姬,就悄悄的对他道:「大人,大皇子让您联系几个能信得过的同年,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对太子再次发难。」
听到这个安排,俞长盛的眉头一皱。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在明天的大朝会上继续弹劾太子,不一定能成事,但是那带头弹劾的人,
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惹出来一个大麻烦。
「陈廷敬已经找我们大多数人谈了话,他虽然没有说,但是我们都心知肚明。」
「陛下应该不想让人再继续弹劾太子了。」
「而且,我听说对于所有弹劾太子的摺子,都留住不发!」
「这个时候再去弹劾,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俞长盛的话音刚落,刚才还柔情蜜意的女子,脸色瞬间变得冷若冰霜。
她淡淡的道:「大皇子的安排,奴婢已经给大人传达了。」
「至于听不听,那是大人您自个儿的事儿。」
「不过,奴婢斗胆提醒大人一句,大皇子殿下能把一个人保举到现在的位置,就一定能把他从这个位置上端下去!」
「您自个儿身上,也有不少的事儿吧!」
这话像一盆冷水,对着俞长盛兜头泼下来,俞长盛心中一颤,他知道这个女子没有危言耸听,
他的把柄,确实被大皇子拿捏在手里了。
如果说弹劾太子是凶多吉少,那麽掌握着他把柄的大皇子要对付他的话,那绝对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沉默良久,咬咬牙,沉声道:「大皇子的安排,我自当遵命,我这就去联系同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