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万事有度 过犹不及(1 / 2)

加入书签

第331章 万事有度 过犹不及

沈叶搓着麻将,眼睛却没闲着,一直在留意佟国维和张英两个人的神色。

他忽然觉得,乾熙帝挑出来的这两位大学士,又岂是一个妙字了得!

佟国维是勋贵,他的势力范围也是京城这些勋贵。

而张英身后站着的,则是江南的那些读书人。

论数量而言,江南的那些读书人多。

所以乾熙帝让他做次辅。

而佟国维属下的勋贵虽然少了一些,却坐上了首辅之位。

江南的盐税,是张英的势力范围,而京城周边的几个税关,则是被佟国维派系的勋贵所掌握。

所以,乾熙帝一说户部的银子不够的时候,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死道友而不死贫道」。

他们都清楚户部的情况,也知道乾熙帝对户部动手是不可避免的,于是默契地把矛头指向了对方的地盘。

一听张英提议查自己手下的税关,佟国维脸色变幻之间,随即淡淡地开口了:「税关也确实该查一下了,不如等这次京察之后,就把这两件事安排下去。」

乾熙帝看着针锋相对的两个人,嘴角浮起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

他觉得自己对这两个大学士安排得正好,可谓恰到好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他笑着接话道:「两位爱卿的建议都不错,但是,都解决不了朝廷面临的根本问题。」

「朝廷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要有钱。」

「前朝之所以灭亡,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把这些原因综合一下,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穷!」

「既没有钱养兵,又没有钱养官吏,最终只能落得个垮台的结果!」

乾熙帝这话一出,牌桌上的氛围顿时凝重起来。

佟国维和张英本来还在互相较劲儿,此时却是悄悄对视了一眼。

这一眼对视,两个人都明白了,这是皇上对他们提的方法并不满意。

皇帝不满意,那可是大事。

作为百官之首,他们都得维护自己这边儿的利益。

冬至这桌麻将,真是不好打啊。

沈叶顺势接话道:「孩儿前些时候读史,虽为前朝的崩溃感到惋惜,但有些地方,又觉得实在可笑。」

「那位末代皇帝,也算是苦心经营了。」

「可是,在他拉下脸面向大臣借军费的时候,那些大臣一个个却一毛不拔。」

「大概是觉得,就算江山换了人做,他们照样能享受荣华富贵。」

「可是他们却忘了,这人上人的位置,本来就没几个,他们占住,那其他人就没地儿坐了。」

「新人上台,必定要有人让位才行。」

说到这里,沈叶笑了笑道:「结果呢?皇帝好话说尽,他们都不肯掏出来的钱,最终都被拷饷逼了出来。」

「真是可悲又可叹哪!」

沈叶这番话听在乾熙帝的耳中,那叫一个舒坦。

他突然觉得,太子和自己的这番配合,简直天衣无缝—有些自己不方便说的话,太子全替他说了!

而他只需稍稍引导一下,就把这次打牌的真正意图点了出来。

心情大好的乾熙帝随手摸了一张牌道:「三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朕觉得,经过前朝这一闹,往后这种短视之人,应该能少点儿。」

「佟大学士,你说呢?」

佟国维是个聪明人,他当然也不想动自己这边人的钱袋子,但是他也知道乾熙帝说的话就是圣旨。

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乾熙帝的支持。

要是失了圣心,想顶替他的人可太多了。

于是他沉声回应道:「陛下圣明。」

「臣以为,只要是有利于朝廷的事,就算有人一时想不通,终究也会明白朝廷的苦心。」

说话间,他拿起一张牌随手打了出去。

佟国维这话,实际上就等于是一种表态。

佟国维一开口,张英就有点难受了。

他知道乾熙帝和太子一唱一和,所图必然不小。

可眼下这情形,即便他反对,也是没用。

斟酌了片刻之后,他也跟着道:「这些年来,朝廷边事不断。」

「幸亏有陛下圣明,才一次次化险为夷,安稳度过。」

「臣也觉得,户部的空虚必须得解决了。」

「不过,天下的安稳,也是非常必要的。」

张英这话说得很含蓄,但是此刻在座的都是聪明人。

他们都听懂了张英的意思:那就是想要多收税,这个可以,但是别动的太狠。

要不然,可能这天下会动荡不稳。

乾熙帝眉毛挑了挑,却没说话。

而沈叶则笑着接话道:「张大学士这话,倒是老成持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