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章 封正(3k)(1 / 2)

加入书签

第235章 封正(3k)

三教各有千秋,其中儒家隐隐为首,究其根本便有本命字的显着一功。

这门神通着实霸道,既似天道气象,又近大位权能,却没那般难以求得——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有可能平白悟了去。

所以当年至圣开此先河时,最紧要的那几个字,在三教祖师的默许之下,便由祂们悄悄攥在了手里。

她手中便捏着一个极不得了的,那个该死的混蛋为了跟她作对到底,也攥着一个与之相对的。

今日听闻杜鸢打算研习儒家学问,她其实早就动了心思,想把自己捏着的那个字给了他。

可这家伙怎麽就一直不开口呢?你不主动问,我总不能上赶着塞给你吧?

听到这儿,杜鸢终于恍然大悟,开口问道:

「您是说,您手里藏着一个非常不得了的字?」

这话一出口,她顿时眉开眼笑——总算不是块真木头!

「没错哦,我手里啊,可有个特别丶特别不得了的本命字呢!你要是多求我几遍,等我心情好了,倒也不是不能借你玩玩。」

说完,就满眼笑意的等着杜鸢凑过来,想着要麽软声求她,要麽顺着话头夸她,好让她再拿捏两句。

可于此,杜鸢却是万分郑重的朝着她拱手说道:

「如此重要之物,在下断然不会求借的!」

「哎?」

她愕然回头看向杜鸢,怎麽和预想的完全不对?

却见杜鸢还维持着拱手的姿势,语气诚恳得半点玩笑的意思都无:

「您方才说,这字是儒家内外盼了多少年的紧要,更是承载着大道的神通。这般至宝,哪能这般随意对待?」

「您肯把这事告诉我,已是对我极大的信任与厚爱,我记在心里就好,又哪敢再奢求其他?」

这话杜鸢是认真的,他已经从她这儿拿了很多了。既然如此紧要,自然就不能凭着那点救命的好感,给人拿了去。

而且杜鸢不觉得,自己的能力还弄不到一个好字去!

这般事情,自然是自己拿到的才最好!

「哎——!」

等等,不该是这样的,怎麽能是这样的?

一时之间,她彻底慌了神,却又不知道要怎麽办才好。

那只不知所措的小猫又切切实实的出现在了杜鸢眼前。

「你丶你怎麽」

她张了张嘴,可话到舌尖又卡了壳。

在她想来自己这麽一说,到时候要麽杜鸢软声求她,要麽捧着她夸上几句。

至此,她再慢悠悠地把那枚一直攥着的本命字送给他。顺带着还要说句『看在你识趣的份上,便借你玩一阵子。』

这些都是她在心里演练了不下百遍的场景,可眼下这算什麽啊?

我都这样了,你不应该过来求我两句,然后我就顺势送你了吗?

你这麽说,我丶我还怎麽送给你?!

杜鸢的声音跟着放缓了不少,像是怕又惊着这只小猫:

「您也说了,这字是儒家盼了多年的至宝,岂能因为在下一句『求借』便轻授呢?这份心意,在下自然感激不尽,但这枚字,还请万万收回!」

这话落进耳朵里,小猫耳尖到下颌瞬间烧得通红!

她终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家伙哪是不懂,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早瞧出自己满心满眼想把这枚至关重要的本命字塞给他,可他却偏生不肯接,还把话说得这般体面,那她先前的扭捏是什麽?

一时之间,小猫彻底炸毛,她左右看了看后,对着杜鸢问道:

「你这件袍子,是不是对你很重要?」

杜鸢认真拱手:

「此物乃西南乡亲所赠,一针一线皆含心意,个中意义更是非凡,所以于在下而言,珍贵无比。」

她喉咙滚了滚猫儿似的声响后,继而点了点头的又指着他的鞋子问道:

「那这鞋子呢?」

杜鸢低头看向了自己的鞋子,布料不算奢华,但十分耐用。

「这双鞋子?这双鞋子是我在一个镇子上买的,好几十文钱呢,穿着十分舒适!」

话音还没落地,就见她脚尖一抬,带着点赌气的狠劲踩在杜鸢的布鞋上。

力道不算重,却带着十足的宣泄意味。紧接着,一声藏着不少委屈的冷哼就砸了过来:

「哼!快滚,快滚!我不想和你这憨货多说什麽了!」

话落,炸了毛的小猫便气冲冲地扎回自己的神庙,半分机会也没给杜鸢,能让他再好好顺顺自己的毛。

只是春水终究是春水,哪怕都这样了,临了,也还是在神庙前顿了顿的回头软了一句:

「回头等你想通了,肯来求我了,你再在来见我!」

说罢,都进了神庙的她,又是害怕他嫌麻烦的从庙门口探出半边身子补了一句:

「我回头就会开一条大渎至此,你手里有我那枚印,只要你想,任何一条江湖都能把你顷刻间送回来。」

杜鸢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布鞋,明明被踩了一脚,布面上却半点污迹也没有,这让他忍不住哑然失笑。

随即他端正了神色的拱手,语气恳切:「杜鸢谨记在心!」

这话落进她耳里,喉头又滚过一阵含糊的声响,像是有话没说尽,最终却只含糊着撵道:

「快走,快走!我这会儿不想跟你说话!」

杜鸢依旧没应声,只垂手再行一礼,姿态恭谨。而后才转身,缓缓离开了这里。

这一趟,他心里已做好了盘算,准备先去拜访几位故旧再说。

没有去活字庙,因为哪儿才离开不久。

所以杜鸢去的是怡水湖,他离开此间之前,可是一直再说,要给那位老先生正儿八经的封正一遭。

——

先是以画龙求来一场酣畅大雨,后又亲手破开西南大劫——经杜鸢这两番作为,先前乾涸得见了底的怡水湖,终于渐渐泛起了盈盈水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