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君子啊,得佩剑!(3k)(2 / 2)
一个极好的说客,一个极好的听众。
端的静谧无比,恬淡怡人。
许久过去,待到杜鸢说完了自己记得的每一件事情后,他才惊觉居然已经是第二日清晨。
「居然说了这麽久。」他轻声叹道,语气里藏着几分意外的松弛。
「是啊,居然这麽久了,居然这麽快了。」
那声音依旧恬静,但也多了几分叹惋。
因为二者都知道,要告别了。
「你向来是停不下脚步的人。」那声音慢慢道,字句里满是理解,「毕竟你心里装着的所求,本就容不得半分停滞。我不会再多留你,只是有句话,想请你记得。」
昨天就已经散去的郑重再度被提了起来:
「我要请你记得,若是那天真的走不下去了,不要硬扛着,我这小庙永远都会给你留一个位置!」
如果说小猫是想随时站在杜鸢身后给他多撑出几分底气,那麽她则是想要给杜鸢永远留出一份馀地。
「多谢厚爱至此!」
杜鸢深深一拜。
那温婉恬静的声音依旧绕在了杜鸢耳畔笑道:
「既然要去儒家看看,那就是要当个君子的。君子啊,得配剑!」
自古君子,总得配一把称手的剑才像样。
昔年至圣先师周游列国,最出名的或者说最先出名的,不是他的学问,不是他的三千门人,而是他的剑。
自那之后,君子佩剑,就成了所有人眼里的常识。
「你不愿收我手中那枚本命字,那这桩事你可得好好听着——这并非我要送你什麽,毕竟我身边实在没什麽长物,能够配得上你。」声音顿了顿,才续道,「我只是想给你指个去处,说不定,你能在那儿寻到一把真正配得上你的剑。」
一把剑?
杜鸢眼底顿时亮了几分,心底的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
是啊,哪个少年人不曾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
若能有一把寒光凛凛的宝剑伴在身侧,逢山开路丶除暴安良,岂不快哉!
「杜某洗耳恭听!」
「你既要去此间朝廷的京都,不妨先绕一绕路,去那『江河汇流』之地看看。」那声音带着几分歉然的模糊,「至于更具体的方位,我也说不太清了。当年被困在此地时,只模模糊糊记得,那把剑该是落在了那一带。」
天地将逢大劫,世间各家各脉多在绞尽脑汁躲避劫数,只求能熬过乱世丶静待大世降临。
但绝非人人都作此想——像祂们这般,要在大劫临头前分出胜负丶斩断过往因果的,其实不在少数。
也正因为这般乱世纷扰,许多曾震慑一方的至宝,才悄然从高天之上散落人间,成了静待有缘人寻得的无主之物。
杜鸢也不失望,只是认真垂手道:
「即便这样,也万分感谢了!」
见杜鸢这般高兴,那温婉的声音也跟着笑了起来,顺着还带着几分好奇道:
「你很想要一把剑?」
杜鸢连连点头:
「从小就在想了!只可惜,一直没什麽机会。」
小时候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要认真工作,真没什麽机会给儿时的爱好买单。
说着,杜鸢又是道了一句:
「正所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啊!」
这是贯休的诗,也是许多人对剑客的向往。
这话一落,那声音里多了几分讶然:「这诗倒别致,是你自己作的?」
杜鸢连连摇头道:
「我虽然也自认是个夫子,但作诗真不行,所以这是前人所留。只是适逢其会,觉得合适,才说道了出来。」
「难怪了,我说怎么小家子气了点。」
没什麽贬低的意思,只是有几分恍然。因为这不该是山巅大修的眼界下能写出来的。
杜鸢听得先是一怔,心里暗暗纳罕——这般流传甚广的名句,也算得上「小家子气」?
可转念一想,他又无奈地笑了笑,彻底释然了。
可不是麽?贯休先生的文采固然冠绝当世,能写出「十四州」的壮阔,但眼前这位,偏是修为深不可测丶见惯了高天景象的存在。
在祂眼里,「十四州」的格局,或许真就少了几分跨越山海丶囊括天地的气度。
不是谁错了,纯粹就是版本不同,数值不同.
「总之,江河汇流之地,你一定要记得多看,多留意。如果说那把剑还能有谁找到。那你必然是最有可能的人!」
杜鸢越发上心,连带着还忍不住问道:
「能否说说那把剑的具体样子?」
可对此,那向来温婉的声音却多了几分促狭道:
「你不是希望多几分留白给自己的好奇吗?所以我也就不说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