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富春路成员名单曝光,陶宇昂赴约鸿(1 / 2)
第240章 富春路成员名单曝光,陶宇昂赴约鸿门宴
「林局,山城啤酒的获利数据调出来了,还有几个高相关联性的帐户,上交所和深交所那边也一并把它们的历史交易数据发了过来,我简单做了下数据表格整理,这是工作U盘。」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林逸飞办公室。
科主任王博恭敬地递上U盘,说话的时候,还不忘强调是自己整理的数据格式。
坐在办公椅的林逸飞当然清楚对方想表达的意思,接过微笑示意道:「辛苦了,回头我请你吃饭。」
「吃饭就太客气了,不能让林局破费,况且调数据和整理工作文档都是我的分内事。」
王博堆笑迂回。
林逸飞是出了名的「欠饭王」,这是整个金融监管总局都知道的事情,他可不会轻信对方的请客承诺,况且王博要的是晋升,不能把自己的努力定义成「私人帮忙」,必须要算工作成果。
不等林逸飞开口,王博就识趣说道:「就不打扰林局工作了,我这边先回去。」
「嗯。」
林逸飞应了一声,他已经无心关注王博心思,而是插上U盘,打开数据文档。
10月16号晚上到10月17号凌晨,各地协助调查的公安审完乔乐辰丶邴耀杰丶何佳妮等上市企业高管,他们的口供报告都频繁提到了「J先生」,并且这个「J先生」联系这些上市企业高管的163邮箱,使用者的ip地址显示是在国外。
也就是说,推动山城啤酒股价上涨,扳倒佳辰生物的背后,可能存在境外资本。
鲍星纬在17号上午到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工作后,也明确表示:涉及到外资的金融事件,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必须要彻查清楚,挖出它们在国内的根。
2009年的华国金融市场,只对外资开放了很小一部分。
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存在严重收入不对等,必须要使用管制手段,防止核心上市资产被外资抄底。
举个旅游的例子,你去发达国家旅游,可能打个车就得上百美元,吃顿饭几十美元,你会觉得哪哪都非常贵。
可如果去到东南亚国家,比如说泰国丶柬埔寨,上百美元就已经够你一天的支出开销,你又会觉得哪哪都非常便宜。
也正因为有金融管制手段,外资买入A股的资金非常有限,几乎都受到了监管。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有人用自己的证券帐户,替外资代持A股上市公司股份,这种外资实控,内资代持的帐户很难去查。
「20多元区间就不停买入筹码,又在79元最高点卖出,这几个帐户的嫌疑非常大…」
林逸飞记录好相应的帐户,紧接着把股东帐户号码,输入金融监管总局的身份信息查询系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股东帐户号码并非证券帐户号码,而是华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识别号,由中登公司统一管理,资金帐户则是由券商自主分配。
「廖国沛,廖保国,禅城人,还是对父子兵。」
「林广昌。」
「乔雪。」
「张扬。」
「等等!」
当张扬身份信息弹出那刻,林逸飞猛的身躯一震,连忙揉了揉眼睛,仔细比对查询系统内的身份信息。
「粤东人,男,22岁,沪都财经大学毕业…」
林逸飞快速扫视一遍过后,已经基本确定,财研网老板,鲍星纬的「关门弟子」参与了山城啤酒的拉升与砸盘。
「怎麽会牵扯到张扬呢?」
林逸飞有些犯愁。
张扬是谁?
财研网的老板。
如果仅仅是这层身份,林逸飞还不会皱眉,可偏偏他还是鲍星纬公开站台的「徒弟」。
当初陆家嘴经济论坛,张扬公开唱空A股,甚至还让临近百岁的鲍星纬亲自递着话筒。
「鲍老不会也参……」
林逸飞话说一半,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道:「鲍老一生视外资如仇人,绝不可能和外资合作,有可能是师门不幸!」
「对!」
「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他决定深入彻查张扬丶廖国沛丶林广昌丶乔雪等人的二级市场交割单,看看还能不能发现什麽蛛丝马迹。
约莫半小时过后,林逸飞默默给自己点了根烟。
「呼——」
办公室烟雾缭绕。
一根烟。
两根烟。
三根烟。
当四根烟点燃的时候,一位留着利落短发,约莫40来岁,法令纹明显的女人走进办公室。
她扇着风,吐槽道:「老林你失恋了?抽这麽多烟。」
已经44岁的林逸目前依旧单身,单位谁也不知道他为什麽不谈对象,不过有传闻说,是他初恋女友不幸去世,他从此封心锁爱了,但还有传闻说,他爱上了个不该爱的女人,还在等对方离婚。
「阿梅,你怎麽来了?」
林逸飞把刚点燃的香菸掐灭,连忙起身迎接。
「我给你送材料来了,风险部门评估过了,放开网际网路公募基金申购途径整体可控。」
徐芝梅递上文件道。
「这点小事还让你亲自跑一趟,来这边坐,我给你泡壶茶。」
林逸飞说罢就要翻茶叶,但徐芝梅却摇头道:「可甭跟我客气了,我还有事情找李超,送材料给你只是顺带走一趟。」
「害,我说呢。」
林逸飞关上抽屉。
徐芝梅口中的李超,是金融监管总局的二把手,林逸飞排在第三,主要负责「监察」这一块。
「对了。」徐芝梅刚转过身,突然想起了刚才的事情,又转身看向林逸飞道:「老林你还没回答我问题呢,在办公室抽闷烟,是失恋了?还是想女人了?」
见对方追问,林逸飞并没有直说自己查到的事情,因为还涉及到鲍星纬,他委婉说道:「我刚才是在想,有没有人能在半年时间,从不到1个亿的本金,从二级市场赚到20亿华国币。」
「1个亿美元?」
徐芝梅又问。
林逸飞:「1个亿华国币。」
「我看你是单身太久,脑子瓦特了,不到1个亿的本金,在半年内赚到20亿,整整20倍,巴菲特丶索罗斯那群华尔街巨鳄都不一定能做到。」徐芝梅毫不留情地批判,语气带着几分尖锐。
见徐芝梅有些急眼,林逸飞连忙说道:「我这不是假设嘛。」
「这不是假设,这是不切实际,要是有人能在半年内,通过二级市场赚到20亿华国币,也不说本金1个亿了,5个亿的本金都算他牛逼!」徐芝梅声音越发尖锐,不过她又话锋一转道:「要是玩衍生品市场,那倒有可能。」
很多人对市场,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
一级市场是指发行市场,是资产首次面向投资者发行的市场,比如投资者直接从发行人,如企业丶政府手中购买资产丶公司IPO等,本质是「融资方直接募资」。
二级市场则是流通市场,是指已在一级市场发行的资产,在投资者之间转手交易的市场,比如股民在沪深交易所买卖股票,本质是「投资者之间的资产流通」,融资方不直接参与。
而徐芝梅口中的衍生品市场,是交易衍生品合约的金融市场,合约价值并非来自自身,而是完全依赖于股票丶债券丶商品丶汇率等「基础资产」的价格波动,本质是对基础资产未来价格的「风险定价工具」。
像美股的3倍做空,3倍做多,它就是金融衍生品。
衍生品市场往往自带杠杆,拿1亿本金去拉杠杆,是完全可以实现半年赚20亿的。
「看来,确实只能在衍生品市场能做到了。」林逸飞回应。
「例子不是有嘛,东邪葛卫东,他做空铜价,半年赚20亿应该是有了,但你要说二级市场,还真没出现过这麽一个人物。」
徐芝梅话音刚落,她也懒得和林逸飞瞎扯,示意道:「我去李超那边了,别瞎想。」
她觉得林逸飞是单身太久,得臆想症了,1亿本金,二级市场半年赚20亿,这怎麽可能?
徐翔丶章建平和邱宝裕都是50亿以上体量,他们赚20亿最起码得两到三年,如果运气好,遇到历史性重大事件,说不定可以加快一年半载,但绝不可能半年。
「慢走。」
林逸飞目送徐芝梅离开。
当徐芝梅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他重新点燃那根被按灭在菸灰缸的香菸。
「呼——」
林逸飞轻吐一口气,目光看向电脑屏幕,喃喃自语道:「可半年20亿的事实,就摆在我的眼前。」
他不查不知道,一查就发现了个恐怖的事情。
游资圈人人喊打,被称为格局最小丶畜庄丶新生代恶庄的富春路,居然是个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成员,就包括了张扬丶廖国沛丶乔雪和林广昌等人。
莱茵生物丶尖峰集团丶凯诺科技丶海通食品,还有富春路砸盘的交易路径,都能在这几人的交割单中找到记录。
「富春路」原来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素养极高,纪律性严格的交易团队。
林逸飞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道:「张扬居然藏得这麽深,散户都被他骗得团团转,这件事必须告诉鲍老了,让他出面去查清楚。」
鲍星纬毕竟是老前辈,面子还是要给的。
况且现在只能证明「富春路团队」半年狂捞20亿华国币,没有其他证据表明,张扬丶廖国沛和林广昌等人勾结外国资本获利。
再退一万步讲,「J先生」是不是外资都还是未知数。
查张扬底细的这个烫手山芋,还是让鲍星纬自己去比较稳妥,毕竟两人是「明面师徒」。
「只能这麽办了。」
林逸飞默默拍板。
在拍板的时候,他目光瞥向调来的数据文档,内心还是忍不住掀起万丈波澜。
抛开别的不谈,就单论这群人的整体收益率,就已经让林逸飞瞠目结舌。
1亿华国币本金,半年时间,在二级市场斩获20亿华国币,这说出去都没人信。
然而林逸飞不知道的是,如果按照532的比例分成,张扬800元到10个亿,半年涨幅已经来到了惊人的124999900%。
……
而与此同时。
另一边。
港岛中环某栋大厦。
偌大的办公室内,四男一女正坐在皮质高档沙发上谈事,其中三男一女是白人,只有一位是黄种人。
这位黄种人不是别人,正是「益田路」游资——沈宇帆。
只见他穿着白色衬衫,左手腕戴着典藏款劳力士,偏清秀的五官搭配斯文金丝眼镜,给人儒雅绅士的直观印象。
「佳辰生物的B肝疫苗造假,让内地的金融监管力度提升了不少,近期先暂停吸筹,免得我们的个人帐户被查出来。」
坐在沙发一侧,胸肌壮实点胡子男人说道。
他叫大卫,是高盛集团驻港岛的一位高管。
「要全部停止?」
沈宇帆不确定询问。
「没错,先暂时盘整一下筹码,最近热钱越来越难进去内地,我们也需要调整策略。」
大卫点头确认。
对于高收入,已经是发达国家的美国来说,华国的上市核心资产就和路边的白菜一样便宜。
如果没有金融管制,限制国际资金的天量涌入,恐怕A股早就是由外资主导的二级市场。
要知道,国际资本一直都有一套日元套利公式。
2007年次贷危机没发生前,日本央行利率就一直维持在1%以下,准确数字是0.75%以下,这也意味着,国际资本可以用极小的代价,借到海量的钱。
只要整体年化收益率大于3%,就可以抵消汇率风险,维持这套日元套利模式的运行。
一开始想到日元套利的是日本的失业妇女,她们从日本银行借到大量低息日元,然后直接存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银行吃利息,亦或者投资债券或股市,这个群体也被称为「渡边太太」。
渡边太太打响日元套利名声后,国际资本也纷纷向日本借钱,用低廉的成本,拉最高的杠杆,这就是它们不缺钱的逻辑。
当然了,现在不仅是日元低利率,美元同样是低利率,可借的钱就更多了。
「也不能暂停太久。」这时,扎着马尾辫,金发碧眼的女人继续说道:「谁也不知道华国指数期货到底什麽时候登陆中金所,总部那边可催的非常紧。」
「你们量子基金这麽急,就应该多派几个人,再多出点钱。」有人半开玩笑道。
金发女人瞥了眼对方,冷笑道:「这句话你还是回你们摩根史坦利总部说吧,看看你们的执行长会不会让你滚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