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闺蜜的心思(月初冲月票榜单!)(1 / 2)

加入书签

第213章 闺蜜的心思(月初冲月票榜单!)

市场离市中心不远,打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一下车,喧嚣热闹丶充满市井生命力的气息立刻如同潮水般将人包围。

与刚才「臻选」超市的静谧雅致丶秩序井然截然不同,这里仿佛另一个沸腾的世界。

狭窄的通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

各种绿植花卉争奇斗艳。

高大的发财树枝叶繁茂,寓意吉祥;

幸福树叶片油绿,层层叠叠:

开得热烈的三角梅,紫红的花朵瀑布般倾泻而下;

挂着红灯笼似果实的金桔盆栽,象徵着硕果累累。

鸟市区域更是热闹非凡,精致的竹制丶红木鸟笼悬挂着,画眉丶百灵丶黄莺丶虎皮鹦鹅在里面跳跃鸣叫,声音清脆悦耳,此起彼伏。

水族区,巨大的玻璃鱼缸里,锦鲤悠闲地摆动着华丽的尾鳍,热带鱼色彩斑斓如同游动的宝石。

空气中混杂着湿润的泥土气息丶植物叶片散发的清新丶鸟雀排泄物的微腥丶鱼缸过滤系统带出的水汽腥味,还有各种饲料丶花肥丶甚至烤红薯的甜香,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复杂的嗅觉图谱。

人声鼎沸,讨价还价声丶店主招揽生意的吆喝声丶小孩追逐嬉闹的尖叫声丶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川剧唱段···

各种声音混成一片生机勃勃的背景音。

李言放慢脚步,像个真正的闲散游客,饶有兴致地慢慢逛着,目光在各种新奇有趣的生物和物件上流连。

他对追求名贵稀有的品种没什麽特别执念,更看重植物的形态是否合眼缘,是否有独特的韵味,以及是否好养活丶易打理,毕竟他只是个临时住客。

在一家看起来颇有规模丶格调也相对雅致丶门口精心摆放着许多造型各异盆景的店铺前,他停下了脚步。

店铺名叫「松石居」。

店主是个精瘦翼的老头,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老花镜,穿看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中式褂子。

此时正拿看一个细嘴铜喷壶,小心翼翼地给一盆造型古朴苍劲的罗汉松喷水保湿,动作轻柔专注,像对待一件珍宝。

「老板,这盆松树多少钱?」李言指了指那盆枝干遒劲盘曲丶针叶苍翠如墨丶根部还带着一小块天然舍利的罗汉松,开口问道。

老头闻声,放下喷壶,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转过身,上下打量了李言一眼,脸上立刻露出生意人精明的丶带看点探究的笑容。

「哎哟,小伙子好眼光!这可是我店里的「镇店之宝」之一!正宗的老桩雀舌罗汉松,我亲自从山里寻来,养了快二十年了!你看这根盘,」

他指着裸露在土表丶盘根错节的根部,「抓地有力,稳如磐石。再看这枝托。」

他指向几根主枝,「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尤其是这舍利干,」他指着那一小块枯木,「天然形成,风霜磨砺的味道,做不得假!放在家里玄关或者书房,镇宅丶聚气丶养心!小伙子一看就是懂行有福气的人,喜欢的话,给你个实在价。」他报了个数,眼睛观察着李言的反应。

价格确实不算便宜,抵得上普通白领一个月的薪水。

但李言确实被这盆罗汉松打动了。

它姿态挺拔中带着沧桑,苍翠的针叶充满蓬勃的生命力,那小块舍利又平添几分岁月沉淀的禅意,与露台开阔的江景视野和现代简约的风格,应该能形成一种和谐又富有张力的搭配,既有自然的野趣,又不失雅致。

他没多犹豫,爽快地掏出手机扫码付了钱。「就它了,麻烦帮我包装好,小心点。」

「老板爽快!一看就是讲究人!」老头笑开了花,皱纹都舒展开了,热情地介绍养护要点,「这松树喜阳,也耐半阴,露台养正合适,通风好。浇水记住『见干见湿」,别涝看。春秋两季施点稀薄的有机液肥就行,好伺候得很!」

接看,李言又在店里挑了几盆长势喜人丶形态各异的大型绿植。

一盆叶片宽大如扇丶裂痕天然形成龟背纹路丶形态优雅舒展的龟背竹;

一株枝叶婆娑丶羽状复叶轻盈飘逸丶充满热带风情的散尾葵:

还有一盆正值盛花期的白色蝴蝶兰,花朵洁白如玉,姿态跃如同展翅欲飞的蝴蝶,给空间增添一份柔美和高洁。

「老板,帮忙联系一下你们市场里口碑最好的绿植运送服务,要经验丰富丶手脚稳当的师傅,傍晚五六点左右送到这个地址。」李言留下新居的地址和电话。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保证给您安安全全丶妥妥帖帖送到家!」老头拍着胸脯保证,拿出一个小本子认真记下。

走出喧闹的市场,傍晚的阳光已经带上了暖橘色。

李言手里多了一小盆精致的多肉植物组合一一几个不同品种,玉露丶熊童子丶生石花丶形态各异丶憨态可的肉肉挤在一个粗陶烧制的丶带着天然肌理的小盆里,像一个小小的微观世界。

这点小小的丶充满生机的绿意,他准备放在书桌一角,工作间隙抬眼就能看到,增添一点生活的趣味和放松感。

有了这些精心挑选的植物的点缀,那个原本只有冰冷玻璃丶金属栏杆和空旷视野的露台,顿时就感觉有了呼吸,有了灵魂,有了扎根于此的生命力。

至于保姆..·

他边走边琢磨着这个实际问题。

虽然预计住的时间不会特别长,顶多一两个月,但日常的打扫清洁丶洗衣熨烫,特别是三餐问题,还是需要专人打理。

自己偶尔下厨是乐趣,是放松,但要天天围着灶台转,被柴米油盐拴住,那绝对不行,也违背了他来此「体验慢生活」的初衷。

找个本地靠谱的丶经验丰富的阿姨,最好能做得一手地道川菜,他想尝尝正宗的回锅肉丶麻婆豆腐丶水煮鱼,手脚麻利,做事有章法,话不多,懂规矩,有边界感。

这个倒不急,明天再通过高端家政公司好好物色筛选一下,面试几个看看。

房子。

资产。

家。

这几个词在他脑海里无声地转着圈,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一圈圈涟漪。

这套占据城市制高点丶坐拥270度无敌江景视野的顶级大平层,拥有顶级的硬体设施,代表着不菲的市场价值和成功的标签。

但真正意义上的「家」是什麽?

对他而言,那绝不仅仅是一处物理空间,更多的是一种心安的感觉,一种归属的温暖。

是那个远在千里之外,北方小山村里的老屋。

父母守着的一方种着瓜果蔬菜的小院,院子里有他童年时亲手栽下的那棵老桂花树,每到金秋时节,甜香能飘满整个院子;

墙角堆着用了几十年丶磨得光滑的锄头,散发着木头和泥土的陈味;

黑的灶台上,大铁锅里永远飘看柴火饭特有的焦香:

夜晚,关了灯,能听到窗外无比清晰的蛙鸣虫唱,汇成交响——·

那里,才是他心底深处,无论走多远丶飞多高,都称之为「根」和「家」的地方,承载着最原始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套斥巨资购置丶装修奢华的新房,更像是一个精致的驿站,一个用来欣赏绝美风景丶体验不同城市生活节奏的临时据点,一个功能性的生活容器。

他拎着那盆小小的丶沉甸甸的多肉,在花鸟市场外围略显嘈杂丶充满生活气息的街边随意走着。

感受着山城特有的丶如同波浪般起伏的道路带来的身体律动,看着两旁热气腾腾的麻辣小面摊点丶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大声摆龙门阵的老人丶背着书包嬉笑打闹着放学回家的孩子丶骑着摩托车灵活穿梭的外卖小哥·

这种漫无目的的丶带看观察者视角的探索感,沉浸在市并百态中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是他此刻想要的「慢节奏」。

手机在裤兜里沉稳地震动了一下,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掏出来看,屏幕亮起,是家政服务APP发来的消息,带着醒目的完成标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