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4章 出使(1 / 2)

加入书签

第314章 出使

接下来几天,陈鸣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按照杜岩列出的名单,将人叫过来见一面,谈一谈,愿意跟他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他也不强求。

在六扇门中,想要做事,没有班底怎麽行?

幸好,六扇门中别的不多,郁郁不得志的人有的是。

很快,他就找来了主要的班底,其中五位一品,还有十位二品,至于三品,就让他们自己去找。

有了这些手下后,临渊阁总算是能运作起来。

第二件事是去走访,现场附近之类的。

最后就是去审问杨树昌,说是审问,实际上对方一直不开口,他也没什麽办法。

说白了,陈鸣是不想掺和进去。那位真正灭杀了北方诸国使团的老者,实力深不可测。

惹不起啊。

反正就是拖字诀。

当然,要是皇帝铁了心要让他查,查不出来就拿他祭旗的话,那他也只能将老头的画像拿出来交差。

做好了两手准备。

就这样,过了十天后。那位皇帝贴身老太监不再出现,这也意味着皇帝死心了。

估计他也想明白了,以陈鸣的实力,查不出来是正常的。将老太监撤回去,代表了一个态度。

不过,皇帝一来没有追求他的责任,二来也没有将赐给他的令牌收回去。似乎打算冷处理。

陈鸣第一个想法是,怪不得皇帝斗不过太后,这样行事,底下的人怎麽会敬畏他呢?

不过,作为臣子,能遇到这样一位皇帝,那是相当幸运。

接下来,陈鸣的日子又恢复到了常态,每天先到六扇门转一圈,调教一下一群手下。

然后到各部禁军,考较禁军里的高层将领。

虽说他升到一百级以后,跟这些比自己等级低太多的人交手,得到的经验值缩水了许多,每天下来,也就几十万的样子。

这样,也比旁人强得多了。

一天几十万,一个月下来就有上千万,一年时间,就可以凑齐一亿点经验值了。

……

一晃,半个月过去。

这一日早上,陈鸣刚到六扇门,就听到了一个消息,北方诸国那边终于有了反应,据说那位国主勃然大怒,当即组成了一支二十万的联军,即将南下。

战争,又要来了。

也就在这一天,皇帝召见了陈鸣。

近一个月没见,皇帝看起来憔悴了许多,「爱卿,战争是无法避免了。你大婚在即,朕本不该派你出去,只是这一战关乎江山社稷。你也要肩负起重任。」

「陛下尽管吩咐。成亲之事,以后再说。」

「朕要派你出使南楚。」

出使南楚?

这大大出乎陈鸣的预料,本来以为,皇帝会派他去北疆,参与那场大战,积累战争经验。没想到,居然是派他出使南楚。

皇帝说道,「爱卿应该明白,这一战对大晋有凶险。在这种时候,要是南楚背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朕派你出使南楚,不论如何,要与他们交好,最好能订立盟约。只要稳住南楚,不让他们攻击我们,就是大功一件。」

陈鸣沉声道,「是。臣定竭尽全力,一定完成任务。」

……

当天,内阁就通过了任命,临江王为正使,出使南楚。

第二日,陈鸣就带队出发了,在这种时候,内阁反倒是表现出极高的效率。

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地从京城的南门离开,往南而去。

随行的,除了鸿胪寺的官员之外,竟然还有两位熟人。

「常前辈也要去南楚?」

陈鸣过去跟常云山打招呼,这位天道盟的神藏境强者带着苏芷宁出现在使团的队伍中,让他非常意外。

常云山淡淡地说道,「去见一位老朋友。」

「哦。」

陈鸣也不好多问,见他身旁的苏芷宁气色相当不错,略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使团内各种人手加起来有几百人,还有几十辆车。速度自然快不了,一天最多走个四五十里路。

陈鸣也不着急,晚上安营扎寨之后,就让手下守在门外,然后用紫府玉册进入天罚殿的镇魔塔里刷经验。

他有「天师法袍」,真正意义上的来去如电,正面碰到那些大妖和鬼王当然打不过,但是只要小心一些,不踏入陷阱中,它们也奈何不了他。

他放一记《九霄神雷》就换一个地方,绝不多做停留。这种游击战,斩获颇多。

一个晚上下来,搞个一百万点经验值不成问题。

镇魔塔中,别的不多,妖魔鬼怪杀之不绝。

使团走了几日后,就改为乘船,顺流而下,速度快了许多。

……

一个多月后,使团终于到了大晋最南边的州,与南楚接壤的云州。

如今的云州,只有一半还在大晋的控制之下,另外一半,在一百年前的那场战争中,被南楚占了去。其中,就包括「临江王」的封地临江郡。

也是在这一天,六扇门有消息传来,这一次领军迎击北方诸国联军的,果然还是大将军杨武忠,朝廷派了二十五万大军前往北疆迎战。

这二十五万大军,超过一半都是新练之军,另外一半,是由禁军组成,已经几百年没有打过仗。

这样的军队,能打得过北方诸国那些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吗?

陈鸣觉得有点悬,不过,只要是守城的话,应该能坚持一段时间。

北国联军毕竟是远距离作战,补给不易,只要时间拖长了,就有可能将他们拖垮。

现在,就看那位杨武忠的手段了。

又过了几日,使团终于出了大晋的疆域,进入了南楚的国土。

进入了南楚后,陈鸣就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城市跟大晋有着很大的区别。

非要说的话,那就是更有活力。

特是在碰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之后,这群少年有男有女,穿着统一的服饰,走在路上有说有笑的。

陈鸣看见他们的时候,恍惚了一下,这太像是学生放学的场景了。

「这些都是武院的学生了吧。」

这时,他听到旁边一位鸿胪寺的官员说道,「听说南楚实行全民练武,所有适龄儿童都要上学,资质高的,就进入武院。资质差的,就入文院。」

「那位文相当真是有大气魄,当年力排众议,推行这项国策,不到一百年间,南楚就人才辈出,国力大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